【新唐人2011年1月5日讯】“大学的学习要达到什么目的?大学生们为何都迷失了自己的理想?”近日各大论坛上出现的一则题为“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的帖子,长达万余字,发帖者自称毕业于武汉某高校,毕业后对大学生活提出质问——“我们的大学怎么了”?
发帖人“小吴”(化名)说,五年前他进入武汉一重点高校,学习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想努力学习,却发现校园里“精神缺乏、游戏成风、学生忙着贴金、老师忙着抢项目”,他曾辞去学生会分团委副书记一职,也觉得在大学“做学问”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最终他决定为“中华之崛起做教育”,在大山深处的一私立学校做老师。
反思 大学再无“书香之氛”?
小吴在帖子中说,自己进入大学时,抱着理想和热情,学习知识以报效祖国、报答父母。到校后,他发现大学校园里“各色人等纷纷扰扰,大小汽车进进出出,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商业海报或广告,在中小学可以听到的朗朗书声在大学里却寥寥无几”。
“游戏是大学里男生的主要‘必修课’,不少人“用功”地学了四年。”他说,晚上11点后,大学男生寝室,绝对是在打游戏、玩麻将或是看武侠小说,“鲜见一起读书、共同讨论人生智慧的场景。”
大学缺“启迪心灵的声音”?
在小吴看来,很多专业课老师照本宣科,有的老师派研究生代课,一个学期也见不了几次本科生。专业课以外的“指导大学生人生发展与定位的课程,能够让大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学,为什么活的课程”却很是缺乏。
“大学流行这样的话:一觉醒来一看表十点了,继续睡到十一点半,早点、中饭一起吃了。”小吴表示,他在读大学时,除每天的学习之外,内心十分徬徨,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否适合自己,不知道这个专业意味着什么,不知道该怎样学习,更不知道前面的路在哪里,“鲜有启迪心灵的声音”。
他认为,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就业方便而“选择专业”,但是当他们真正想去定位自己的时候,却反而陷入了“专业思维”而不能自拔,多数人只是为了一份工作而读一个热门的专业,却忘了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理想的思考。
小吴提出一个极端的现象来佐证其观点:“实际上,每年大学里自杀的大学生,往往不是‘不用功’的‘坏学生’,而是心理严重压抑、用功学习的‘好学生’。”
学生活动都是“浮云”
小吴在大一期间进入校学生会,在大二下成功当选分团委副书记兼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一开始进学生会,他“很兴奋,因为生活很充实,活动的确还比较丰富多彩”,但随着时间推移,小吴发现“这些活动没有更多的智慧启迪,只是一个‘政绩’的记录”。
“为什么要花很大力气、很多精力组织这一些形式上的活动,而不去关注学生真正的问题,做学生和大学里真正应该做的工作?”在小吴看来,没有一个人去思考这些活动带来的实际意义在哪里,他觉得这些活动大多数对实现理想没什么作用,更没有办法去解决他所碰到的诸如沉迷网络游戏、缺乏精神风貌的现状,甚至还令他失去了思考和学习提高的时间。
小吴还发现,学生干部中有很多饭局,意在“拉近”关系,他表示,自己是从学生会主席口中第一次听到了“所谓的‘烟搭桥,酒开路’这样的话”,于是小吴辞去了分团委副书记一职。
──转自《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