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12月21日讯】《浮生六记》佚文钱氏抄本原件20号在北京拍卖,而这份手稿被海内外专家学者公认为是钓鱼岛归属中国的铁证。在中日双方仍在为钓鱼岛主权争执不休的时候,将能证明钓鱼岛归属权的铁证卖掉,这个消息引来大陆民众的热议。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导,20号,《海国记》钱氏抄本原件在北京举行的“2010年首届艺术品慈善大型拍卖会”上拍卖,拍出了1325万的高价。
《中国日报》报导说,大部分的拍卖款将捐献于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举办方还同时提出,因《海国记》涉及中国领土主权,该文献的拍卖谢绝国外人士参加拍卖。
《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自传体作品。其中第五记《海国记》有两段文字是沈复亲历的历史,记录了1808年,农历五月十三号,清朝使臣册封琉球国王的航船,在钓鱼台附近祭拜妈祖的典礼。
而日本主张拥有钓鱼台主权理由之一是:日本人古贺辰四郎在1884年“发现”了钓鱼岛,这和沈复在《海国记》亲历钓鱼台的记载晚了76年。
《海国记》因此被认为是中国拥有钓鱼岛主权的一个铁证。手稿也因为它独特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被誉为“当代和氏璧”。
中国与日本在钓鱼岛主权的争执一直还在持续,中共官方却在这时拍卖重要的主权铁证,民众对此非常愤怒。
网友批评说,如果你们真的爱国,就不应该把铁证拿来拍卖!卖国贼!只能证明我们守不住祖业,真是国人的耻辱。
博客专栏作家司马平邦则认为,《海国记》的拍卖是一宗商业炒作,将国家领土主权当葱姜蒜的来爆炒,以把手稿的身价炒高。
署名“一川清流德”的博文提出质问:“拍卖‘铁证’原件,究竟是敛财行为,还是卖国行径?他说,拿证明中国领土主权的“铁证”去换取美其名曰的“扶贫”所得,无论如何解释,也难以让民众从心理上接受和认同,难道中国的“扶贫事业”真的到了需要拍卖像征着国家领土主权“铁证”的程度?
博客写手陈祖芬在博文中写道:“中国真的这么穷吗?在大把大把建公务大楼时怎么没听人说没钱,大把大把公款吃喝时也没说没钱,还有大把大把买进美国国债时,大笔大笔免除其他国家债务时,官吏大笔大笔贪污时……”
据报导,拍卖《海国记》的举办方是官方的“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和隶属国家发改委的北京“中招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新唐人记者李静、孙宁综合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