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11月21日讯】 (大纪元记者韩山综合报导)在物价一片“涨声”中,“今天啥便宜啊”便成为时下中国大陆人们见面的“问候语”。
据大陆媒体报导,在50年代,“吃饭了吗”是当时中国民众最广泛、最流行的见面问候语。而今年飙涨的物价,正在“侵蚀”着民众,人们见面问候语悄然换成了“今天啥便宜”。
大陆国务院为了抗通膨,19日推出16项稳定物价措施,还将派出督察组,要到各地督导稳定物价。这是大陆继17日提出稳定物价4大措施后的最新动作,显示大陆物价涨得已威胁到“和谐”社会层级,加大了资产泡沫风险。
29日起,再次上调的存款准备金率,被市场认为是大陆央行意图抑制通货膨胀的作法之一。大陆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10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高达4.4%,创下25个月新高,再加上新增贷款超过预期,通膨压力再度升高。
“今天啥便宜”成最新问候语
据海外媒体的报道,尽管“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蘋什么”、“糖高宗”、“油不得”、“棉花掌”等一连串由涨价潮催生的热词广为流传,但这远不及民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哪里东西实惠”。
面对物价不断上涨的压力,中国百姓已从一开始喋喋不休的抱怨,开始转向理智的精打细算,到处寻求“便宜货”、“替代品”,或者拉身边的亲朋好友组织批发、团购,力图将生活成本降到最低。街头巷尾、商场超市、集贸市场,或是茶余饭后,听到的最多的谈论便是哪里能够淘到物美价廉的便宜货。“菜奴”一词也应运而生。
涨声不断 未见顶
中共国家统计局11月19日称,全国80%的食品价格普遍上涨30%。中共官方统计,11月上旬,大陆36个大中城市的18种主要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每公斤人民币3.9元,比起今年初涨了11.3%,与去年同期比较则贵了62.4%。
随着大蒜、绿豆、生姜、苹果、糖、食用油、棉花等一连串的接力涨价潮,面对物价不断上涨的压力,催生民众的精打细算。在未能解决温饱的1950年代,“吃饭了吗”是当时中国民众最广泛、最流行的见面问候语。而今年飙涨的物价,使得人们见面问候语悄然换成了“今天啥便宜”。
据《金融界》网站在10月底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5%的网民认为“物价全面上涨,唯独工资不动,活不起了!”
对于不同商品的价格走势,近8成的消费者认为未来12个月食品价格将上升,比第2季增长10%;62%的消费者预期未来一年内房地产价格上升,也比上季激增8%。
通胀问题严峻
通货膨胀是近期中国主要社会问题,通货膨胀的主要衡量指标是CPI,根据中共国家统计局数据,10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4.4%,较9月份的3.6%物价指数足足提升了22%以上;其中食品价格10月上涨年率10.1%,在9月的上涨年率祇有8%。
近期猪肉价格和禽蛋价格的不断走高,推动了玉米需求的继续增加。而玉米价格的变动则直接影响着这些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价格。截至11月5日,大陆22个省市的猪肉均价已超过20.16元/公斤。禽蛋价格也大抵相似,白条鸡的零售价格已经上涨至16.27元/公斤,鸡蛋价格上涨至8.87元/公斤。
自从今年4月起玉米价格大涨后,大陆有关当局为了平抑价格,自4月13日起启动临时储备玉米竞价交易,但每周一次的临储拍卖不仅是100%成交,而且价格也越抛越高。8月份玉米价格甚至达到每吨1976元的历史新高。
大陆央行大动作控物价
据人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李稻葵表示,目前中国最大担忧是价格增长比较快,还有流动性比较充足或者过分充足,因此会带来未来一段时间物价上涨预期的上升以及资产格预期的上升,这是主要的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中共央行)决定自11月16日起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两码),才没几天,19日又宣布,自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率0.5%(18.5%),估可冻结银行体系流动性3,000多亿元人民币(452亿美元)。这已是大陆央行今年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中外资券商经济学家们相信,今年之内,人行仍有可能再升存准率及升息。
一般认为,弱势美元加上欧美经济复苏缓慢,及人民币升值,吸引热钱不断涌入中国,造成中国通膨压力越来越大,人行虽然一再调升存准率,但市场预期11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一定会高于4.4%,致大陆央行未来一年需再升息3至4次。
虽然大陆政策部门一再发出强烈的收紧信贷信号,但金融业的贷款成长持续加速。专家分析,年底前资本准备金率还会再次向上调高,且银行信贷持续大幅成长的话,则基准利率也有再次提高的可能。
经济学家和市场都预测,始终保持在4%的通货膨胀率,加上10月大陆住房价格又涨了0.2%,加速资产泡沫的压力,大陆的银行利率将会再进一步的调整。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人行本次上调存准率,主要是为了缓解外汇占款带来的压力(大量热钱流入)。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师陶冬20日表示,未来两年,大陆利率和存准率预均会上调150个基点。
民间还有声音认为,上调存款准备金虽能迅速收回货币,但央行超发货币的那只手若不收回来,通货膨胀还会一天比一天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