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11月19日讯】上海11.15大火将一栋28层大楼烧成废墟,震惊全国。大火从下午1点多一直烧到晚上11点,几乎燃尽方休。党媒先说53人死亡,后又提高到79人,但民间说至少109人死亡,70多人受伤。从熊熊大火后大楼的惨状、以及全楼156户中许多户有人在家的情况判断,不难理解幸存者为何怒斥党媒报导在步步造假。
大火发生在刚刚结束世博会的上海,本来已十分蹊跷。但民众最为愤愤不平的是,中共政府现场救援姗姗来迟,却以比火烧更快的速度完成“调查”,并宣布刑拘八名“涉案”民工。这样一来,似乎上海大火因为迅速抓了几个倒霉的民工,就可以大面上过去了。
要知道,中共以往对民众问责矿难、地震中校舍倒塌和毒奶粉等是能拖则拖,并大力迫害调查人士,这次确是反应异常。在大火吞噬大楼的关键时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和市长韩正均不见踪影,直到15日入夜才与中央代表公安部长孟建柱陆续赶到上海。但是,当局在16日凌晨宣布成立“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数小时后,16日上午11时马上就宣布,已初步查明大火是一起责任事故,原因是由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燃尼龙网、竹排等易燃物导致。下午5点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显示,已有八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刑拘。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程九龙甚至称,已形成完整证据链条。
这种惊人的破案速度实在令人诧异和生疑。是因为公安部长孟建柱到场就增加了破案能力吗?其实中共当局根本就不破案,而是定案。孟建柱是胡温的钦差大臣,其主要任务是贯彻中央指示,与俞、韩商定替罪羊人选以及平息民怨。
在短短几小时里,孟、俞、韩确定的是拿谁开刀,媒体怎样配合,对外如何拿捏说词等。于是,嫌犯、人证、物证全部迅速到位。而火势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尼龙织网、脚踏板为竹片版,都是易燃物;二是15日风力大,风助火势。东方卫视记者还采访了坐落在肮脏弄堂里的、只有50来个雇员的分包公司。看到这么一家注册资金500万左右的(乡镇级别的)公司,加上央视主持人义正词严地宣读8个民工是犯罪嫌疑人,以及国新办命令下清一色的新华社通稿,无证电焊工作业导致火灾的说词就天衣无缝了。
其实只要稍微想一下就明白,如果工程本来就需要焊接,在现场发现电焊枪和电机设备太正常了。而且既然电焊作业,产生火花也是必然的。再说有证电焊工循章作业就能避免火花飞溅吗?因此如果没有其它条件,光是电焊火花本身是无法点燃这座大厦的。正如网民所说,这是“一出事就拿弱势群体顶缸”。
快速定案目的就是要通过转移视线方法,将真凶包庇起来,将案子截至在不触动中共根本利益的层次。
首先,大火能烧掉整幢大楼,酿成重大惨剧,关键在于中共政府忽视人命,防火措施不济和现场救援不力。上海是全国高楼大厦最密集的城市,光20层以上的高楼就有近4千幢。在西方同类的大城市,高层大楼里从最高到最低层都有坚固和宽畅的防火楼梯通道,每年定期进行防火教育和实战演习。每个大楼居民或办公人员都非常清楚防火措施和逃生方法。而且在室内决不会堆积易燃建筑材料,如聚氨脂(这次惹祸的保温材料)。消防队都有装备可伸降高架云梯的消防车。而上海在上述每一环节都欠缺。如上海目前只有一部可以升到九十米的云梯消防车,其它消防车的云梯只能升至四、五十米。遇到高楼火灾,民众只有束手待毙。
最致命的一点是中共政府接报不及时出动。据现场目击者说,当局实际上是2点04分甚至更早就接到民众报警了,上海消防局长陈飞却谎称2点15分接报。而且两辆消防车20分钟以后才到,延误了时机,使起初只是楼下几层燃烧的火势迅猛烧至顶楼。后来再来近百辆消防车和3架直升机也无济于事。
其次,中共政府的整体腐败渗透到城建和维修装饰系统,形成层层勾结的利益链。许多对这次火灾的分析都把直接原因归结于在工程中大量使用了易燃的隔热保温材料聚氨脂,碰到电焊火花容易燃烧。但为什么施工方要使用易燃的聚氨脂,而不使用既保温又防火的材料?因为前者便宜。
这就涉及到层层分包的利益关系。静安区政府下属的区建设总公司在承包了实施外墙改造工程后,在没有经过任何招投标手续的情况下,又分包给上海佳艺装饰公司,因为佳艺公司的法人代表黄佩信就是静安区区长张仁良的夫人。佳艺得到项目后,又继续转包下去。工程发包方想多赚钱,受包方为了不亏本就偷工减料,包括使用廉价材料和技术较差的工人,最终导致为了省钱就选用了聚氨脂和雇用了无证电焊民工等。由于建筑施工人员复杂、建材易燃且堆放杂乱、缺乏必要的消防预案、碰到电焊火花就极易引发火灾。
最后,中共执政下有计划地摧毁人的信仰,导致社会道德全面沦丧,使层层都向钱看,人人都认为为利伤人是合理的。中共政府和施工单位都认为使用聚氨脂保温材料天经地义。即使火灾已证明这种材料是罪魁祸首,当地政府为了毁灭证据,居然用车紧急转移全部聚氨脂保温材料。
这样,这就不是一个区长下台谢罪、一个市长下台谢罪,甚至更高的哪一个人下台谢罪就能解决得了的问题。这是整个中共体制的问题。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 转自《大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