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气荒”成涨价“气慌”

【新唐人2010年11月15日讯】(新唐人记者杨雪综合报导)11月12日,中国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城市——北京举行居民用气价调整听证会,这是继全国多省市举行了天然气涨价听证会之后,拉开了城市居民用气价格上涨、“气荒”变“气慌”的序幕。在日前召开的2010中国石油市场年会上,中石油规划总院管道所副所长杨建红也一语惊人:“今年年底中国局部地区肯定还要气荒”。“气荒”的话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5月31日中共官方发布《关于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的通知》之后,中国多省市举行了天然气涨价听证会。这一轮气价调整,有关人士担心今年“气荒”现象,还会不会重演?

据《深圳新闻网》报导,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思强认为,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冬天是“冷冬”的概率较大,城市供暖形势严峻,天然气需求量将由此进一步增加,供需矛盾可能比较突出。

有消息称,由于近日气温下降,武汉日用气量已开始大幅攀升,比降温前增加近10万立方米;而在北京,全市60%以上的供暖面积使用天然气供暖,全市天然气用量预计将达61亿立方米,上一采暖季增加6 .64亿立方米,增长率为13%。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导,中石油规划总院管道所副所长杨建红认为,天然气储备的巨大缺口导致的调峰能力欠缺。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的气荒至少在两年内仍难以避免。

杨建红通过对天然气供应和需求进行平衡分析,预计2010-2011年天然气仍然供不应求。西南、中南,尤其是两湖地区将存在较大缺口,且有相当一部分内陆二线城市天然气供应仍将受到限制。更令人关注的是,广东、广西、云南等地部分地区至今仍未用上天然气。

“气荒”成调价之“慌”

继大蒜、绿豆、糖、棉花等产品涨价之后,新一轮“涨价潮”开始蔓延至天然气这一公共产品。

中共官方针对天然气价格调整的“宣言”,拉开了大陆新一轮气价上涨的序幕。天然气涨价是否会加重百姓通胀预期?

继车用、非居民用天然气涨价后,各地居民生活用天然气市场也随之“涨声一片”。来自济南的消息说,9日,济南市举行居民生活用管道燃气价格听证会,拟将天然气价格由每立方米2.40元上涨至2.70元或2.74元。今年以来,沈阳、西安、武汉、重庆、成都等城市已纷纷调整了民用天然气价格,每立方米上调幅度少则两三毛钱,多则八九毛钱。其中,西安上调了0.23元/立方米,成都上调了0.46元/立方米,沈阳市上调最高达到了0.9元/立方米。从目前情况看,各地天然气拟调价幅度大多在0.2元-0.4元,涨幅在10%-15%之间。

这轮天然气“涨价潮”似乎并未就此停止,反而正在向更多的城市蔓延。

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思强认为, 天然气消费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生活必需品,而过去几年来几乎每个冬季都会爆发的天然气紧张局势,又在老百姓心中留下太深的记忆,以至于今年冬天“气荒”尚未发生,人们先在心里“慌”了。

《华商晨报》报导,11月1日起,沈阳居民天然气价格正式上调至3.3元/立方米。此前,这一价格一直为2.4元/立方米,至今已维持12年未变。每立方米上调了0.9元,调价后每户月增加支出8.37元左右非居民类天然气价格为3.9元/立方米。

参加听证会的部分消费者提出:财政应对燃气企业适当增加补贴,以减小调价幅度,减轻企业压力。

中国财经报报导,有不少人担忧涨价所带来的“指数效应”,“天然气价格不像菜价那样可以随行波动,一旦涨上去就很难再降下来。”

济南市民林凯说,“天然气是种清洁能源,本应通过低价鼓励消费,但现在天然气也涨价了,足见物价上浮压力。”

在粮食、蔬菜等基础生活资料一轮又一轮的上涨早已令人身心俱疲, 民怨不绝,天然气涨价则更进一步加大了普通民众生活的艰难。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从此次天然气价格调整的幅度来看,对遏制下游市场的无序扩张将起到一定作用,但从长远来看,恐难以改变我国天然气市场的供需困局,未来再次发生’气荒’的风险仍然存在。”

《晶报》报导,应对物价的轮番上涨,尤其是那些密切涉及民生的物价上涨,就根本而言,显然更多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有网友指责:除了工资外,其他都应该上涨,贪官贪得数额也上涨了!这才符合“和谐”社会,中共高官才高兴。

还有网友埋怨道:什么水价,天然气价以及别的什么价涨的再快也不如有中共特色的当官的脸皮厚度长的快。

天然气消费恐陷“石油魔咒”

董秀成指出,中国是一个“富煤、少油、缺气”的国家。

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探明剩余可采天然气资源为185万亿立方米,而中国天然气探明剩余可采储量只有2 .46万亿立方米,仅占全球资源量的1.3%。人均天然气资源量同样少得可怜,中国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7。与增长更为迅猛的市场需求相比,中国天然气仍存在着比较大的缺口。

数据显示:华北地区天然气消费与去年同期相比,普遍增幅在50%以上;南方大部分用上天然气的地区,近一两年内消费量呈几何级增长态势。

据《中国青年报》报导,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谈及近年来出现“气荒”的原因时用了四个字:“供需失衡”。据分析,造成供需失衡的根源,不是供应不足,而是下游市场需求迅速放大。

但是,中国自身储量严重不足,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特别是随着天然气进口量的不断增长,这给中国天然气供应增大风险。

中国自2006年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进口数量逐年增加。2009年,进口量达78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超过8%;2010年,天然气缺口将达3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升至12.8%;预计2015年,中国进口天然气将占天然气消费总量的30%;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达到50%左右。

一位长期从事油气资源研究的市场分析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表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让人不得不产生中国天然气消费可能会陷入‘石油魔咒’的担忧。”

他说:“随着市场的扩张,未来中国的天然气消费可能变得和石油一样,成为依赖国际市场的重要能源。”据预测,今年中国原油进口将达7785万吨,对外依存度将超过54%。

美国白宫的能源安全顾问戴维•桑德罗写过一本名为《打破“石油魔咒”——如何摆脱石油依赖》的书。过度依赖石油消费的美国人在积极探寻摆脱石油依赖的路径之时,54%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让中国也面临打破“石油魔咒”的必须选择,似乎是作为一种新选择的天然气消费近年来快速增长。

《经济参考报》报导,中国天然气利用呈现无序发展的现状。比如,工业用气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生产企业纷纷上马,幷造成中国化肥产能的明显过剩。一项对全国化肥产能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我国的化肥总产能过剩已达1500万吨,可是,许多企业仍有扩产计划。

那麽,中国的天然气未来增长会不会陷入‘石油魔咒’,会不会和石油一样面临着增长的困局?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