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称楼市年底或崩盘

【新唐人松风综合报导】根据63家上市房企发布的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整体业绩增长36%,净利润138.29亿,但是,在亮丽的数字背后,累计近6千亿人民币的巨额负债,加上关闭的融资环境带来的资金链紧绷,巨债俨然成为开发商难啃的骨头,令房地产市场浮现不安全信号。

今年4月一系列调控政策是否冲击开发商给市场带来隐忧,新出炉的各大上市房企中期报告受各方关注。根据广州日报导,截至8月19日,沪深两市共63家上市房企公布2010年中期报告,累计净利润接近140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六成公司净利润同比上涨。

利润数字虽然亮眼,但统计指出,63家房企累计负债总额高达5867.01亿元,其中,“万保招金”万科、金地、保利、招商四大开发商的负债总额为2779.45亿元,占整负债总额的47.37%,其中,负债超过百亿元的开发商有13家。万科负债总额1120.93亿元,保利地产为925.85亿元高居不下。

报导指出,若按照当前138.29亿元的净利润计算,开发商就算不吃不喝,也要42.43年,才能偿清债务。

面对此高额债务,有大陆经济专家指出,对房地产市场来说,已经是不安全的信号,特别是目前主要融资管道都关闭,开发商的资金链越来越紧,巨额的债务已成为企业难啃的骨头,除非都是长期贷款,未来一旦缺乏资金来源,房地产将很快瓦解。

下半年资金链紧绷

面临、调控销售放缓,上市房企也没有减少土地的投资,购地款大大占用了房企的现金流。北京新浪网报导指出,“万保招金”四大房企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均为负数。其中招商地产经营现金流为-19.99亿元,保利地产经营现金流为-233.5亿元,万科和金地分别达到-95亿元和-45.36亿元。

回溯去年同期四大房企经营性现金流均为正,至2010年上半年现金流明显趋紧,正常经营活动方面产生现金均入不敷出,下半年将面临较大资金压力。

报导同时指出,融资的大门依然紧闭,使得房企资金链绷更形紧绷。去年至今超过40家上市房企公布增发预案,但截至目前为止,没有一家房企成功从资本市场融资,部分房企只能转向信托融资。随着银信合作停止,融资成本将进一步提高。

政策利空重挫地产股

而下半年政策走向已提前反映在开发商的股市上。包含日前媒体报导,北京可能在年底前实施“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开发商将不能直接收存商品房预付款、使用商品房专案预售资金受多方钳制,加上国土资源部公布闲置土地处理意见,以及对楼市调控政策后期走势不乐观,房市利空消息频传,已明显反映在地产股上,连带让上海A股在2700点遭遇压力。

“招保万金”19日联手重挫,万科收盘下跌0.58%,招商地产、保利地产均跌超2%,收盘时招商跌幅缩小为1.84%,保利则下跌2.2%,金地集团午盘跌1.3%,终场拉回至仅跌0.87%。

财务资料隐现恶化

根据中国房地产报分析,2010年中报亮丽业绩暗藏玄机,尤其是7月份的销售资料上,除了万科以及保利地产抢销售、抢布局以及抢资金,使其销售资料仍保持亮眼外,其他房企7月份的表现比起中报则明显逊色。

报导分析,今年的中报乃至年报,仍在吃2009年的老本,真正危机将在2011年的中报和年报中显露。以“万保招金”而言,就有2900亿元的存货压顶,预估如果未来房地产市场仍受调控政策影响的话,存货去化率将大大降低。有分析师认为,2010年或2011年年报将成为房地产企业业绩的“滑铁卢”。

大陆今年以来的楼市调控使得一线城市的地产中介洗牌加剧,继此前发生的小中介倒闭潮后,中介倒闭潮已经延伸至一些地区的较大的中介,地产中介洗牌正在加剧;一些中介龙头企业也重新制定战略,转往二线城市发展。

中共国务院于今年4月17日宣布10项调控房地产措施后,大陆一、二线城市房市出现调整,新建和二手商品房交易量大幅回落,令上海楼市堪比2008金融海啸后的冷清;成都二手房最大跌幅曾达60%;北京楼市7月再次创下了交易量的新低10,367套,比去年同期下降58.3%;8月的第一周与7月最后一周相比,就下降了21%。

中共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资料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7月整体呈现量跌价平的状态,房地产投资开发的各项指标已经全面转入了下跌态势。

转自──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