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8月13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导)来自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的消息称,中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举步维艰,孩子们的幸福指数仍在低位徘徊。
在最近召开的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上,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理事长倪子君表示,中国中学生最希望接受包括缓解学习考试压力等方面的积极心理教育。但是,据官方媒体报导,中小学心理学师资的配备远远不足,北京一所3千余名学生的学校只有一名专职心理学老师。
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教育心理与领导系主任蓝云教授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积极心理学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心理学分支或流派。蓝教授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我回国做过两次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讲座。积极心理学它的要素就是人生是由顺境和逆境造成的,在顺境中你应该怎么有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在逆境中你应该有怎么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在顺境中它主要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自己最善于发挥的美德。那你要通过心理学的方法来找到自己的长处和找到自己身上的美好的东西、美好的品德。然后在生活中找到机会来发挥它、来运用它。这样的情况下,你的生活就会变得非常充实、非常有意义。充满了幸福感。
那你在逆境中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呢?主要就是用了美国在心理学上的一个比较古老的流派,叫做归因理论。就是你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为什么样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造成的?还是因为这个任务太困难造成的?还是别的干扰造成的?还是我用的方法不对造成的?还是我不够努力造成的?再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原因的时候,不要过多地把那个原因归结成自己不能控制的原因。这样的原因找到了对你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处。你在找原因的时候要找那些你可以控制的、可以改善的那些原因,比方讲你失败了,你说不是因为我不够能力,而是因为我用错了方法。那样的话,你肯可能在下一个任务中间你就会去寻找比较正确的方法来做下一个任务。那样的话你对失败的反映、对人生逆境的反应就会比较积极。”
蓝教授说,积极心理学主张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较高的精神追求:
“积极心理学它得出的一个我觉得对我们来说最有意义的一个要素是什么呢?它讲的是你要幸福的话,不要光为自己活着。这就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层面上的追求。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你要是专关注考试的话,你基本上就是为考试而活了。积极心理学它是一个心理学的一个支派,但是它同时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这种生活态度在中国现在的教育环境下能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我是比较有所怀疑的。我们对成功的定义是非常狭隘的。”
这位教育学家表示,中国应当加强传统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人才的培养力度:
“传统的心理学说怎么帮助那些比方讲得了忧郁症的学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学生,怎么帮他们走出来?而这部分还是需要的。你在平时的时候要能够运用积极心理的态度来引导学生,但在学生发生困难的时候,你还要有这方面的素养能够帮他们走出困难。”
美国俄克拉荷马中部大学西太平洋研究所所长李小兵教授在谈到如何减缓学生学习考试压力的时候表示,中国可以实行一年多次高考等办法:
“中国的教育制度一个是考试挂帅,所有的教程、学校的好坏、教育质量的评定都看考试的分数和学生入学率,甚至就是重点学校入学率。所以,如果现在中国想减轻学生的负担主要还是应该在教育体制改革上、教育政策上、教育计划上多做工作。比如说像高考可以一年多次。像美国这样的高考就是月月都可以考。ACT、SAT。另外入学标准也从单一的高考分数变为综合的评估。包括学生在高中的平均分数,主要表现,像美国大学录取有时候考虑就是综合考虑。这样的话可以减轻学生压力,增强学生对课外活动甚至对一些其他活动的兴趣。”
有心理学家说,现在很多年轻家长对孩子“只生不养”,孩子的生活好了,玩具多了,但并不感到幸福。对此,李教授表示,这是个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
“这就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他国家也存在。美国现在叫直升飞机式的父母、遥控式的父母,教育都通过找家教呀,这种家长直接的参与或像你说的接触和交流机会少,一个是中国父母的工作忙,另外教育科技的发展父母也不容易辅导。”
蓝云教授表示,家长对孩子的责任心和爱心比什么都重要,所谓拿不出时间来跟孩子在一起,有时也许只是个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