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步】为什么古代的名片称为“刺”?

【新唐人2010年6月5日讯】在《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中有段注解,记载魏国大将夏侯渊第五子夏侯荣的故事。夏侯荣自幼聪慧记忆力强,每天读上千字文章,字字过目不忘,七岁能作文章。

魏文帝曹丕听到后就召见他,当时有上百宾客,每人都照例送上一张奏刺,刺上各写明其乡里、姓名。夏侯荣一一看过后,让他遍谈各人的姓名,竟然一个都没有错,魏文帝也感到非常惊讶。

这则故事中提到的“刺”,就如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名片。那么,为什么古代的名片称为“刺”呢?

从古至今,名片的使用历史悠久,往上可溯自汉朝。据宋朝高承撰《事物纪原.卷二》中载:“汉初未有纸,书名于刺,削木竹为之。后代稍用名纸。”由此可知,在汉初纸未发明前,古人用刀笔将姓名、乡里、官爵书写在竹片、木片上,用来自我介绍,即具通名的功能。

另据清朝赵翼《陔余丛考.名帖》上载:“既云削木为刺,则应是未有笔墨以前,乃六经及先秦、西汉之书,并无刺字,汉初犹谓之谒。”所以,西汉时名片称为“谒”,直到东汉纸张发明后,才称为“刺”。如《说文解字.谒字.段玉裁.注》:“谒者,若后人书刺,自言爵里姓名,并列所白事。”

在《史记.高祖本纪》上就有“谒”的记载:“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师古注曰:“为谒者,书刺自言爵里,若今参见尊贵而通名者也。”是说汉高祖刘邦做泗上亭长时,有一天擅长面相的吕公到沛县县令家中作客,县内的豪杰、官吏知道后都前往祝贺。

当时萧何是县令的属官,掌管收受贺礼事宜。他对前来的宾客说:“送礼不满千金的人,坐到下堂。”刘邦向来看不起这些官吏,于是在“谒”上欺骗的写上“贺钱一万”,实际上他根本没带钱。“谒”递进去后,吕公见了高祖大惊,赶紧起身到门口迎接他。后来吕公把女儿嫁给刘邦,就是吕后。

此外,在《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传》记载了一则关于“刺”的典故:“建安初,〔祢衡〕来游许下,始达颍川,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大意是说,祢衡是东汉平原人,有辩才,善写文章。建安初年,祢衡到颍川而身怀名片,准备有所谒见。

但祢衡心高气傲不屑与他人往来,以致于怀藏的名片字迹因日久而模糊褪色。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江上》诗:“刺字从漫灭,归途尚阻修。”就是用这个典故,因此刺又称为“刺字”。

刺原是木竹削制而成的竹片、木片,纸张发明后,虽然改用纸片,并称为名纸,但刺的名称仍被沿用。因刺上书有姓名,所以又叫做“名刺”,如唐朝元稹《重酬乐天》诗:“最笑近来黄叔度,自投名刺占陂湖。”也有人在刺上添加官爵、乡里等内容,故又称为“爵里刺”,如《释名.释书契》曰:“爵里刺,书其官爵及郡县、乡里也。”

据专家考证,名片的使用源自于中国。东汉时称“谒”,西汉称为“刺”、“名纸”,六朝时简称为“名”,唐朝叫做“名状”,宋朝又称为“手刺”、“门刺”,到了明清时期则称为“名帖”。

晚清时与西方各国交往频仍,和国外的通商加快了名片的普及,所以清末才正式有“名片”的称呼,如晚清小说《文明小史.第三十四回》曰︰“原来那三人口音微有不同,都是上海来的,怀里取出小白纸的名片,上面尽是洋文。” 因此,名片又叫做“片子”、“片儿”。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