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4月30日讯】今春以来,中国甘肃省持续出现沙尘暴灾害。大陆学者蔺海明指出,沙尘暴肇因于环境破坏,治理重点应放在农田,种植“多年生”作物,减少土壤裸露时间,能有效扼制风沙的危害。
甘肃农业大学教授、生态学专家蔺海明表示,沙尘暴肇因于环境破坏,近年来发生的频率加快,程度加重。
蔺海明:“主要还是对环境的破坏引发的,草原无限度的开发,对森林的无节制的砍伐,没有植被的覆盖嘛。”
蔺海明还表示,70%的沙尘暴风沙来自裸露的农田,因此建议实施保护性耕作方式。
蔺海明:“小麦的生长时间就110天,那么其余的时间土壤都是裸露的,部分农田里应该种多年生的作物,能有效扼制风沙的危害。”
据报导,河西走廊是中国沙尘暴四大策源地之一,北面毗邻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武威市民勤县农民吴先生表示,这次的沙尘暴时间长、强度大,农民损失惨重。
吴先生:“到春天这个季节,十天有七天刮沙子。我们农民拖那个地膜全都刮飞了。”
据甘肃省民政厅统计,截至26日,甘肃沙尘暴灾害共造成武威、张掖、酒泉、白银、金昌、嘉峪关6个市超过130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逾20万公顷,其中绝收3.33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9.37亿元。
新唐人记者陆芳、熊斌采访报导。
本文网址: https://www.ntdtv.com/gb/2010/04/30/a403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