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4月11日讯】 马英九政府要跟中共签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定(ECFA),引发强烈反对。从全球化和自由经济角度,台湾当然应该尽量扩大跟外部区域的经济连结,提升全球竞争力。但是,这种连结应该是有条件的。 用自由经济、政治稳定、对等、互利这四项标准衡量,对岸中国哪一条也不合格。
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
首先,中国不是真正的自由经济,虽然官方说国营比重已降到五成以下,但 实际上大企业基本都控制在政府手里。去年中国公布的五百强企业,国有企业占三分之二以上,更不要说中国四大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 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全部都是国营的。据中国官方最近的报告,到去年为止,“中国的非公有经济得到的全国银行贷款还不到百分之二 十”。这本身就说明中国根本不是私有制为主的市场经济。而中国所谓的民营企业,也跟台湾和西方国家不同,也不是真正的私 有;很多所谓民营企业,仍挂靠在政府有关机构或部门下面,公司的“董事长”并不真正拥有公司产权。所以中国时常发生产权官司,这些“董 事长”被政府一纸命令就可免职。这也是中国虽有很多“私营企业”,但中国却没有什么“名牌”产品打向世界的原因之一。
这种混合经济,为贪污腐败、巧取豪夺,提供了巨大空间。中国官员以权谋私, 比比皆是。因而西方学者把中国经济称为“盗窃经济”,即权力者乘机瓜分国库。这种混合经济潜藏严重的危机。经济学的常识是,不 可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中国这种“不确定性”经济一旦爆发危机,将会严重连累台湾。
中国政治的不稳定性
二是中国仍是一党专制。这种政治体制,当然存在不稳定性。全球二百个国家, 只有中国把国策定为“稳定压倒一切”;从这种强调本身,也说明中国社会的潜在骚乱和动荡性。而由于权力转移没有民主程序而言,中 共高层一直存在激烈的权力斗争。当年美国有一千五百名苏联问题专家,但没有一个人预测到,有七十年历史的苏共帝国,在三天内土崩瓦 解。今天也没有谁可以预测中国政治局势的变化前景;因为黑箱作业的共产党政治,是无法预测的。台湾跟这样的专制政治下的经 济体连结,明显带有危险性。
两岸的不对等性
三是两岸无法对等。ECFA这种经济协定,原是北京中央政府跟香港特别行政区签署的,现在用同样形式和类似名称跟台湾签这种协定,等于把台湾地位“香港化”。主权国家之间签署的经济协 议,叫做FTA(自由贸易协定)。而对岸中国拒绝跟台湾签这种国与国的协定。所以即使不谈内容,只是签ECFA这种形式,就是矮化了台湾,两岸根本没有对等。
另一个明显事实是,中国人口是台湾的五十倍,土地是台湾的近三百倍。在这种 悬殊的情况下,中共当局又谋求用经济统战台湾,台湾的企业难以抗衡。不要说台湾,即使对美国这样的大国,对谷歌(google)这样世界闻名的大公司,中共也对它为所欲为,居然逼迫它过滤网路资讯等;谷歌不顺从,就被逼离开。鼎 鼎大名的美国谷歌都无法顶住中共当局的蛮横,台湾的任何公司,就更无法抗衡。所以一旦两岸签署了ECFA,可 能会出现北京政权对台湾企业更处于欲取欲求的居高临下优势。
没有互利,只有并吞
四是两岸无法互利。中国总理温家宝最近承诺“让利”给台湾;在短期内,可能 如此,因中共希望用这种诱饵促使台湾快签协定。但中国官方学者早就说过,要给台湾一些甜头,让他们吃出糖尿病,然后就会永远离不开中 国,中国就是胰岛素。
两岸签署ECFA后,中国的企业、产品等会大量涌入台湾,将严重影响台湾本地的农业,工业,甚至扩展到基础建设等等。中国的大型国营企业来台湾竞争,它有国家为后盾(本身就是国营),台湾任何 的私营公司,无论资产还是规模等,都无法与之竞争。如果中国官方的大企业拿到台湾的高铁、航空、通讯,基础建设,进而金融、石油等 等,那就等于扼住了台湾的经济命脉。那个时候,北京以此要挟、威逼台湾接受一国两制,台湾可选择的余地就会相当有限。中共就可达到不 战而胜、以经促统、吞并台湾的战略企图。
ECFA是政治议题
中共的这种战略企图,任何关注台海局势的人,都可以看到。中共部署了千枚导 弹瞄准台湾,并用“反分裂法”把台湾纳入共产中国的一部分。全世界二百个国家,没有其他任何国家用千枚导弹瞄准另一个国家。一个这样用武力威胁台湾的红色中国,怎么可能跟台湾有对等?怎么可能真心想帮助台湾经济发展?其背后的全部目的,是用经济连结,进而达 到政治统合。
所以北京把ECFA当作政治,中共官员曾明说,ECFA是 以“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的。马政府推行ECFA,也是把它视为政治牌,通过跟中国经济连结,阻止台湾成为正常的独立国家。而绿营 也正因为看清了这一点,所以强烈反对。从这三方的理解和互动来看,ECFA已不是经济议题,而是政治问题,涉及到台湾的国家存亡。
在这种情况下,如马政府不顾民意,拒绝就此公投,强行跟中共签ECFA,将会造成台湾社会进一步蓝绿对立、朝野对立,或局势动荡,这对台湾的自由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都将是灾难。
(原载《自由时报》2010年4月11日 “星期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