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2月27日讯】社区广角镜 2010-2-27
呈现台湾传承中华文化的生活艺术之道
自古以来,琴、棋、书、画,被视为文人修身养性,游艺生活的表征,琴尤居[四艺]之首。近日旅法台湾艺术家游丽玉等人被邀在巴黎居美亚洲美术馆演出“归去来兮”古琴表演,寓古“弹”今,呈现台湾传承中华文化的生活艺术之道。
音乐会一开始以茶道来表现东方文化中的礼尚往来,修身养性之道,继而弹奏了“听花”,“流水”,“幽兰”,“神人畅”,“酒狂”,“阳关三叠”等中国古代曲目,在古朴的舞台装饰下,忽近忽远的琴声引人入胜至穿越在高山流水涧,确有一番悠然神往的意境。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了古琴的声音,像是天籁之音,死死的扣住了她的心弦,从那以后开始了足足25年的弹古琴的方外艺人生涯。
游丽玉:“从高中时开始唱京戏,在高中的京剧社团里天天舆老先生和老太太门泡京剧票房,后来学了南管音乐,从歌仔戏到京剧,梨园戏到南管音乐﹔对我来讲,我特别感到庆幸,我有这样的机会接触到那么多长辈,他们愿意跟我分享他们身上的很重要的至宝。我的一切,我的古琴音乐的色彩,表现的方式,其实是有很重要的传统元素。”
古琴古称为琴,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在200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乐器中属于八音中的丝,是种音域宽广,乐曲沉缓幽远,东方文化之内涵尽在其中。关于琴的记载,早自诗经“关睢”所言:“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其后的史记与礼记、乐记…等书籍亦多有记载。从原来主要用于宫廷与祭祀庙会,到后来传入民间,古时的文人视演奏与聆赏琴乐为必要修为,包括孔子与周瑜、诸葛亮都是史有记载的擅琴之手﹔古琴因此一再出现于古代诗词字句当中,变成深赋思想与文花艺术意涵的像征。
游丽玉:“明代一个琴谱上开宗明一开始要弹好琴时说,“左手吟猱绰注,右手轻重疾徐,更有一般难说,其人须是读书 ”,所以要三言两语说古琴艺术的美学特性是什么,那古人就是说其人须是读书,对我自己的体会上来讲,有一个字很重要,那就是“和” ,“和” 字不只是音色的,语法的,肢体的,从里到外的那个和谐,其实就是传统,你要成就一个华服的话,针线只是它的一个部分,更重要的是它的质地,那个质地什么,其实就是传统的基础。”
曹柔指诀云:弹中国古琴,却旅居法国,游丽玉正试图给西方人传达东方的哲学思想,在中国也是只保留给文人的古典音乐,外国人又怎能认识?
观众洛碧落女士:“我觉得音乐会很有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我被音乐家表露出来的信息 所感染,尤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仅仅手指在琴弦上的弹动,能演绎出这么丰富的意境。”
琴不只是种乐器,也蕴含了自古以来流传于文人交谊的生活美学。琴、茶、书、画、诗、酒、花等艺文元素自然交会,相互依存而传承无辍。游丽玉在发扬中国传统艺术上一向持有交流的态度,要把自己敞开,因为我们走出来,别人才能进到我们的世界。
“我碰到了很多外国朋友,他们都很能接受,其实问提本身就在于琴人本身,而不在 于 不一样而叫外国人的人身上﹔我是觉得音乐还真是无国界的。”
游丽玉透过这场与其他艺者合作的音乐会,来传达台湾将古琴生活艺术化以及对于反璞归真的追求 ,游丽玉抱有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份眷恋,在法国的艺坛上一如既往得前进,希望她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