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1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晓宇编译报导)谷歌曾经希望通过它的搜索引擎改变中国,但最终可能以退出中国来引发更多的变化。1月12日,谷歌宣布:除非中国政府允许它在中国境内提供一个不经审查的搜索引擎,否则将关闭在中国的业务。
“不作恶”的崇高原则
据美国CNET新闻网报导,与谷歌有关的,被重复次数最多、误解最深、也备受尊崇的三个字是“不作恶(don’t be evil)”。这三个字以小标题的形式出现在2004年谷歌首次公开募股的声明中,突出强调了谷歌如何希望自己被视为与普通的公司是何等的不同。
就是说谷歌一直有一根道义的脉搏,正是这根脉搏在其创业初期吸引了一些理想主义的工程师,他们真的相信通过一个负责任的公司向世界各地有效的传播信息和技术,就能够让世界变的更美好。
在利润与价值原则的冲突中煎熬
然而,谷歌也是美国最大和最富有的上市公司之一,也痴迷成长的更大。要在全球范围经营,即使是最好的企业和公司,也不得不被迫与不共享硅谷价值理念的政府打交道。
这两种力量的碰撞导致公司创始人最终考虑最糟糕的决定:在中国自我审查搜索结果长达近四年,以期在获取中国信息方面取得整体上的改善。所幸的是,谷歌终于决定回归当初,本周二(2010年1月12日),谷歌宣布:除非中国政府允许它在中国境内提供一个不经审查的搜索引擎,否则将关闭在中国的业务。
谷歌最初为审查搜索结果的决定作出辩护是在2006年,认为是采取一种帮助中国人民的方式。也就是:只在中国境外提供Google.com搜索引擎,但是通过中国防火墙再进去,这会影响搜索性能,但谷歌自身无需设立过滤策略。如果在中国境内设立办事处,就必须遵守中国有关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地方性法规,但谷歌相信通过呈现一个快速、全面的搜索引擎就可以改善对中国信息的获取。当然也有经济诱因。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互联网用户,在过去10年中有惊人的增长,而且还有更大的潜力,因为目前中国只有25%的人在使用互联网。
但谷歌对其审查搜索结果的决定似乎从未觉的完全舒服。共同创始人布林(Sergey Brin)在2007年告诉英国《卫报》说,谷歌的行为产生了“净负”结果,这是用一个工程师的方式告诉人们:谷歌在中国寻求商业机会失去的比得到的要多。
谷歌因为屈从中共当局失去了许多美国和欧洲公民的尊重,他们不敢相信谷歌会以利润的名义损害自己崇高的原则。当谷歌为了拓展业务,而决定必须与很多人认为是这个星球上最大的人权罪犯之一的中国政府合作的时候,它本有的理想主义便黯然失色。最后它在业务上的战争也失败了:根据ComScore的统计,2009年11月期间,谷歌仅占中国搜索市场14.1%份额,而百度所占份额却高达62.2%。
背负着挣扎中的业务和价值观上的反胃,谷歌现在希望重新赢回道德制高点。要中国政府允许在中国境内运营一个不审查的搜索引擎,这极不可能,尤其是在如此公开的表明被攻击的gmail用户是对中国政府有反面言论的人(推动中国民主,人权活动人士)之后。(谷歌没有直指中国政府,但安全研究人员发现,最近和以前对美国公司的攻击据信来自中国政府机构。)
回归当初的原则立场
在整个2009年一直穷于保护自己免受中国政府及公民的侵扰后,谷歌现在开创了一个新局面:隐私权倡导者和人权活动家都称赞谷歌对中国政府采取了原则性的立场。
早在去年11月,CNET问谷歌首席执行官施密特(Eric Schmidt)关于“不作恶”的信条,以及谷歌成长为这么大的企业后如何应用这一信条。他说,“不作恶”的信条允许谷歌的员工站出来对付邪恶,而不用担心有什么后果。施密特这番话引起了一个讨论:在棘手的决定上,谷歌是否选择了正确的做法?
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施密特自己谈到谷歌进入中国的决定,可以作为那一进程是否有效的例子。他说:“当然,关于中国的决定,这在当时很有争议,但我认为最终我们是正确的,这是另一个痛苦的内部讨论的例子,但最终大体上有一个正确的结果。”
发现针对谷歌的网络攻击源自中国似乎终于使谷歌的辩论向一边倾斜。现在很清楚,谷歌认为,回到2006年当它决定与中国政府合作的时候,无论是从商业原因抑或道义上的理由来讲,都是错误的。
谷歌现在已经让美国的因特网信息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非常困难:在谷歌的强烈谴责之后,留下来在自己国家的民众面前当中国政府的代理机构;或者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上毫无斩获。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如果几乎没有保留的接受中国政府审查和监测的中国国内公司代替它们,那么中国政府对互联网的控制会更强烈。
谷歌可能已经改变了互联网公司在中国运作的方式。
CNET上的民意调查显示,87.7%的人认为谷歌退出中国是个人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