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1月13日讯】BBC转载署名王淑贤的文章称,近期北京、济南先后进行水价听证会都是在超过八成代表的支持声中通过的。价格听证是公众和公权力博弈的过程,听证必然伴随着协商妥协甚至激辩进而最终达成两者之间的平衡。然而,到底是什么新模式让北京济南的水价如此随政府愿而成功上涨?
笔者根据这两次听证会,提炼出了听证组织者的“五把斧头”分别从不同的环节将民意给肢解了。
第一把斧是邀请中产阶级代表。参加听证会的消费者代表,都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此类占少数的中产阶级的消费者代表了大多数的底层社会的消费者。
第二把斧则通过组织参观污水再生厂或大肆渲染不提高水价的危害来吓唬代表。吃不起高水价的低收入群体的利益与他们自身的健康相比,在利益斗争与威吓面前只得缴械投降。
第三把斧就是提出适度的涨价思路来获取代表的支持。虽然涨价被同意,但也不能太离谱,这例如北京提出三年到位,济南则只涨两毛。
第四把斧头全程公开听证会和第五把斧头按姓氏拼音字母顺序发言。这第四和第五把斧头可以消除争论产生的机制,前者会使代表在面对镜头时尽显理性,后者则使各种观点相互交错,以至无法产生碰撞和争辩。争论被消除,只能使得听证的过程变得单调:各方阐述完观点,最后表明一下态度,就完事了,原则上的同意也“被算同意”而通过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五把斧头”均被冠于“进步”的名义,比如组织参观体现了政府的细心和促进相互体谅,提出适当涨价思路体现了尊重民情,全程公开和安排一定的发言顺序则提高了透明度和使代表均有平等发言的机会,然而实际上却使民意只能被迫面临无奈:政府公开了吗?人家可是现场直播;代表参加了吗?消费者代表和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都齐全的,但民意代表的绝大多数同意了涨价。
不难想像,这“五把斧头”如果在中国各地实行,绝对斧斧奏效!
本文网址: https://www.ntdtv.com/gb/2010/01/13/a386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