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问题动摇中国传统养老方式

【新唐人2009年8月2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报导)中国传统单纯依靠子女的养老方式,在老龄化时代加速的冲击下,渐渐发生着多元化的变化。中国传统养老模式对于中国来说是福还是祸?

中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亿5千万左右,占中国总人口的11%。这么庞大“银发族”的养老模式,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赵鼎新博士看来,在今天的确被动摇了,的确日趋多元化:

“并不是每个小孩都不孝顺,但总体已经不现实了。 小孩有出息的就走了,没出息的时候还能呆在你旁边,是刮你钱的。社会向前发展了,每个人,包括老人、年轻人,每一代的个人自主性大了,互相的牵扯小了,所以人的自由度大大提高。不但小孩提高了,老人也提高了。以前养老模式虽然很安全,但是跑到每个家庭里一看, 家庭矛盾都是一大堆,现在你看这些矛盾全简单化了。所以人的自由度,老人、年轻人都会活得舒心很多。但是有一点,现在安全系数比以前低了。”

在养老方式上,中国现有相关的国家政策大致将其分为五种:一是养老金制度;二是家庭养老方式;三是低保制度;四是农村养老保险等多种退养、生活补贴制度;五是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有学者认为,这五种方式目前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主要面向城市人口的养老金制度,虽然它有相对稳定和可靠的特点,但增幅有的较小较慢,有的干脆固定不增长,这使得老人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相对贫困问题比较突出。

赵教授表示,相比城市老年人,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条件要差一些。那被称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的农村养老问题究竟差到什么地步?北京“中国农民工网站”站长郭昌盛表示,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负担相比以前不是变好而是更加沉重:

“因为有留守儿童嘛,再加上很多青壮年出门以后,他还有很多责任田,很多地都要种,就是养家的义务呀,包括对晚辈的抚养义务,实际上他都要承受。所以,我觉得如果真正要改变老年人的养老现状,可能要从政府要做很多努力,你比如说,如何解决老人耕地问题,是否集中来统一管理,就是让老人从这个中间腾出些精力,才能让老人真正的能安居乐业,颐养天年。”

那中国农村目前的养老呈现什么样的模式?源自湖北农村的郭昌盛根据自己的观察表示:

“据我的一些了解,我的亲戚、朋友,我觉得养老还是靠自己,靠子女。政府的话,养老机构,可能也就是一些残疾户,或者是一些有关系的户,或者是一些智障人士可能才有机会,比如说被一些机构来养老,可是这种机构农村还是很少的。”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最新一项调查研究显示,中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以平均每年百万以上的速度增长。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有研究认为,世界上发达国家在人口老龄化开始之前已经渐进成为富裕社会,而中国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未富先老的大国。虽然如此,赵教授表示,中国养老模式变化的大方向长期而言还是值得肯定:

“不能说方向发展令人堪忧,不发展肯定是不行的,发展目前来看是有点杯水车薪的味道。现在养老保险如果不发展,那老人就没办法,总之,大趋向我认为还是对的。但是是否发展了以后,在短期内能有很大效果,那也不见得。”

不过,郭昌盛有不同的看法:

“还是担忧,为什么,因为一方面,子女指望不上了,第二个政府在这方面投入跟不上的话,我觉得老年人可能会两边都落空。”

美国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有学者不久前用“长征”两个字来形容中国养老制度的改革。在这养老制度的改革长征过程中,以往中国大多数老年人依赖家庭养老的模式已经弱化,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