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9年4月26日讯】作者:默想
如今的女性一旦为人妻、为人母之后,总是感叹:母亲难为!以往的社会结构多半男主外、女主内,只要把家照顾好,做好份内的事就算尽了责任。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权高涨,于是女性同胞们相继走出家庭,开启了内外兼顾、拥有双薪收入的丰厚物质生活,与此同时也尝到了压力骤增、心力交瘁、忙不过来的窘境,这是高度物质享受所付出的代价。
再来看看那先秦时期,较为单纯的人际关系和简单的社会结构下,那女子是如何扮演好母亲的角色的,除了耳熟能详的“孟母三迁”和她“断机教子”的故事之外,还流传着这么一桩动人的“田母诫子”的故事:
战国时期的齐国,国富民殷,在诸侯列国中是国力很强的大国之一。齐宣王执政时,他任用田稷为相,国政清明,官吏廉洁。然而人们却把这一功劳归于田母家教有方。
一天,田稷乘车回到家中。像往常一样,他回到府中的第一件事是上高堂叩拜母亲,给母亲大人请安。善于察言观色的老母,总是能从儿子的表情及言语中,看出他一天从政的情况。
田稷向母亲问安后,脸上露出一丝喜气,顺手从袖中掏出百镒金子,双手捧上:“孩儿孝敬母亲。”田母瞧见如此重额的金子,顿生疑虑。沉着脸问道:“你为相三年,俸禄从没有这么多,是君王奖赏的?还是士大夫贿赂的?”田稷不敢作声。
田母见状,心里已知道七八分,严肃的问:“你为什么不回答?”
身为齐相的田稷,尽管在宫廷中威严十足,但在家中却永远畏服母亲的严教。他不想也从不敢欺瞒老母,老老实实的向母亲讲出了这百镒金子的来历。
原来是一位大夫因渎职,恳求田稷在齐王面前说几句好话,求得宽恕,所以就暗地里给了他这些金子。田稷当时也执意不要,但无奈这位大夫死缠不放,并说是孝敬田老夫人的。田稷是个孝子,最后还是收下了。
田母听后,正色道:“儿子听着,你接受下属的贿赂,是不诚不义,不忠不孝啊!我听说士人严于修己、洁身自爱,不取苟得之物;坦荡磊落,不做诈伪之事。不义之事不存于心,不仁之财不入于家,言行如一,情貌相符。
你受贿赂,就得为人开脱罪过,而且还坏了国家吏治的法度,这是不诚实丧礼义的!如今君王让你做了齐相,享受优厚的俸禄,可是你的言行能够报答君王的信赖和恩情吗?作为国家的重臣,事事处处应当作群僚的表率,事君如事父,尽心竭能,忠信不欺,把效忠君国当作自己的义务。
执行君王命令和国家法律,应当廉洁公正,这样就不会有任何天降灾祸之事。可是你现在离忠义太远了。为人臣不忠,就等于为人子不孝,以老母之名受人不义之财,实际是陷害至亲于不义。所以你既不是个忠臣,也不是个孝子!不孝之子,就不是我的儿子,请立即滚出这个家门!”
说完,田母头也不回,拄着拐杖,气愤的回房去了。
田稷匍匐在地,满面羞赧,冷汗涔涔,恨不得一头钻进地缝里去。待母亲离开大堂后,他立即让家人驾车,将金子退还给属下,至晚方归。次日,田稷上朝,面见齐宣王,恳求给他治罪,罢免相职。
宣王派人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对田母的母德风范称赞不已,并亲自到相府看望田母,随行人员亦对田母由衷敬佩。宣王对群臣说:“有贤母必有良臣!相母之贤如此,何愁我齐国吏治不清。”他当着田母的面,赞许田稷改过请罪的光明磊落品德,赦免了田稷的罪行,恢复了相位,并亲自赏赐田母金子和布帛,以表示对她的敬意。
从此之后,田稷更加注意修身洁行,遂成为战国时期很有作为的一代名相。
那是多么宽广的襟怀与见识,才造就出如此的良吏贤臣;那是多么高尚的操守与道德,才造就出这样的廉名孝子。田母的母仪表率,确实是历史上的典范,值得现代人借鉴与深省。
虽然古今环境迥异,可为人母的责任是相同的,都得相夫教子,且身教重于言教,时时得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刻刻要惕励自己的道德操守。只是古时没有这么混乱的社会,没有如此复杂的人心,没有这样难填的欲壑,也没有这么高度的物质享受与外在诱惑。科技的进步打破了环境的单纯,引发了社会的病态,给如何扮演好母亲的角色,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有魄力的女性,负责任的母亲,她不会因压力骤增、心力交瘁而怨天尤人;不会因忙不过来而推诿该负的教养子女职责;更不会为了屈就丰厚的物欲享受,而放弃自己母性的天职,将孩子交给年老的双亲或外佣来照看。
如何在有限的下班时间之后,处理好繁琐的家务、料理好可口的晚餐、监督好孩子的课业、沟通好彼此之间的成见……等等,确实难为!确实得靠智慧与体力!其实,如果从小能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与自我要求,这些问题都能轻松的迎刃而解。
蜕变中的母亲角色,如何扮演,确实是今日妇女的一道难题。如何恪尽母职,怎样两者兼顾,在在都考验着当事者的能力与智慧,其实放淡各种欲望的需求,调低物质的高度需索,不失为是个良方妙法。
也有不少有心的妈妈,放弃高薪的职业,拒绝利益的招手,为了下一代而暂时牺牲自我,默默的在摸索中坚持,静静的在用心中收获。她们是无声的一群,也是令人感佩的一群……。
──转自《正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