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别样意义

【新唐人2009年3月31日讯】根据考证,中国传 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 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 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 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 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 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 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 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 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这是清明节的由来,但是仅仅是一个典故和一个节气的叠加而使这个节日有着如此源远流长的生命力?其不尽然也,否则你是小看了古人的品德和智慧了。

在道德方面,古人推崇孝道,推崇忠义,一个节日既可以萌发上至王族下到百姓的孝心,又可以鼓舞官员的忠义之气,着实是一举多得,高明之极。比现在的“八荣八耻”,“三代表”,“***教育”,有效得多,也成功得多。共产党把老祖宗千百年留下民族精粹刻意淡化,非要自己另搞一套,结果弄得世风日下,精神信仰紊乱。

在智慧上,想想古人为什么把“寒食”改为“清明”,又有着什么不一般的意义?“清明”难道没有清楚明白的意思吗?试想下:在古代文化传播不是很发达的情 况下,一般的穷苦百姓有多少机会去读书?再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静静的站在他的兄弟,姐妹,父母,乃至祖先的墓前,除了怀念之情外,难道不会有深深的自 责?难道不会和他们的成败做比较?

如果有比较,有自责,有总结,那麽会不会有进步?于是,他的先人的成功经验会得到吸收,

失败的,血的教训也会得到吸收。结果,一个在墓前沈思的晚辈学到的是鲜活的,真实的,有用的历史。从墓前离开的时候,应该会更加“清”“明”吧!

或许,一个节日曾引着历史在走路。

在清明节前写此小文以怀念“纯正”的传统文化。

作者:CZ 2009年3月30日

—— 转自《阿波罗网》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