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性周刊难经营 Time和Newsweek转型

【新唐人2009年3月20日讯】(中央社台北20日综合外电报导)美国报业寒冬,周刊也不好过。“时代”杂志 (Time)和“新闻周刊”(Newsweek)纷纷宣布要调整步伐,转型再出发,其中Newsweek将走菁英路线,不再追逐即时新闻。

法新社报导,Time将推出Mine,让读者从Time旗下的刊物选择文章,印刷成为36页的纸本杂志,也可以选择在网上阅读。

时代华纳与集团伙伴美国运通出版(AmericanExpress Publishing)列出旗下的8份刊物,让读者从其中5份选择文章。

  这8份杂志是Time、“运动画刊” (Sports Illustrated)、“饮食” (Food&Wine)、“简单生活” (Real Simple)、“钱”(Money)、“风格”(InStyle)、“高尔夫”月刊(Golf)、“旅游休闲”月刊 (Travel+Leisure)。

读者可以登入timeinc.com/mine,免费注册订阅,但是印刷本的Mine会由时代杂志编辑。这是Time在周刊订户和读者持续流失的压力下,所做的最新转型。先前,该周刊网站和许多新闻性媒体一样,强化即时新闻,并且把国际通讯社的新闻照片放在Time网站上,以弥补周刊时效性不足的问题。

但是这并不能吸引更多付费读者。时代公司(TimeInc.)执行长穆尔 (Ann Moore)去年10月表示,该公司1万名员工将裁掉600名。她打算“撕掉旧的5年计划,重写一份两年计划”。首要工作就是打破疆界,让集团内好几家杂志文章共用。

英国“每日电讯报” (Daily Telegraph)报导,“运动画刊”的读者这星期在杂志上读到Time全球版总编辑高许 (Bobby Ghosh)访问印度棒球明星巴特尔(Diensh Patel)和辛赫 (Rinku Singh)的文章时,都大吃一惊。

当然,高许在他的专栏�,用北印度语 (Hindi)访问这两个年轻棒球选手,谈他们想在英语世界崭露头角,有不想让人把他们和“贫民百万富翁”电影里的主角相提并论的文章,还是不脱他在Time�的风格。但这正是穆尔所说的“统合集团资源”的一部分。

穆尔同时也在思考如何找出一个从网路赚钱的商业模式。她承认自己还不确定对杂志网路版收费是否能够力挽狂澜,但是她说,“是谁放的谣言说网路上所有讯息都应该是免费的?为什么我们不来挑战一下这个说法,看看结果会怎样?”

穆尔说,她对大学生演讲时一讲到这一点,马上嘘声四起,连鞋子都要丢过来。但是这位名列“美国最有权势女人”之一的媒体主管一再强调,“孩子,你吃的不是免费,穿的不是免费,开的车也不是免费。高品质讯息当然也不应该是免费。总得有人付巴格达分社的费用吧!”

除了Time周刊转型之外,集团内这个月也将正式推出“生活” (Life)杂志照片资料库�的1000万张照片,在网路上贩卖。另外,集团内的125种杂志也都可以在“杂志迷” (Maghound)网站上订阅。

但是Newsweek决定反其道而行。

和美国第一大新闻性周刊Time不同的是,Time还在赚钱,Newsweek已经摇摇欲坠,更何况其母公司“华盛顿邮报” (Washington Post)也自身难保。集团内外专家都同意,Newsweek得做出改头换面的重大变化。

从五月开始,Newsweek将放弃一般订户,放弃即时新闻,转向评论、分析性文章以及名家专栏,以调高一倍的定价吸引金字塔顶端的客户。

Newsweek执行长亚森敏 (Tom Ascheim)说,以前是销售量带进来广告收益,但是Newsweek销售量已经从以前的310万份降到260万份。

亚森敏很不看好销售量未来有回升的机会。他预期今年7月会掉到190万份,明年1月只剩150万份。

为了不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 (U.S.News &World Report)一样沦为月刊,Newsweek将邀揽更多名家诸如希成斯 (Christopher Hitchens)、札卡利亚(Fareed Zakaria)和威尔 (George Will)等人,为Newsweek撰写专栏。

但此举是否能成功,仍有待观察。“纽约时报”分析,Newsweek想要进攻的这个地盘,早就有“经济学人” (Economist)、“纽约客” (New Yorker)等周刊和“大西洋”月刊 (Atlantic)等固守疆域。而且在此艰困时刻,广告商未必青睐此一改变。(译者:赖秀如)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