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9年3月11日讯】(中央社记者杨淑闵台北11日电)台湾农委会苗栗区农业改良场今天宣布经过12、13年努力,已可量产七星瓢虫与六条瓢虫等,作为农耕天然除虫之用,可减低农药使用率,去年并已在花莲及通霄有机蔬菜园试用。
农委会苗栗区农业改良场主任黄胜泉说,瓢虫属于鞘翅目瓢虫科,目前全世界已记载的种类约有5000多种,台湾地区约有 200种;瓢虫因食性不同,大致分为肉食性、植食性及食菌三大类,具有捕食蚜虫能力的属于肉食性。
他说,台湾地区能以蚜虫为食饵完成生活史的瓢虫种类有20多种,例如七星瓢虫、六条瓢虫、赤星瓢虫、锚纹瓢虫、龟纹瓢虫、波纹瓢虫、小十三星瓢虫等。
蚜虫存在各种农耕中,肉食性瓢虫从幼虫开始就以蚜虫维生,即便是 2周大的幼虫期就可以食下400到700只蚜虫;成虫每天可捕食200只蚜虫,是蚜虫的天敌。
农委会苗栗区农业改良场助理研究员邱政发说,历经12、13年的努力,已从多种动物性蛋白质中找到最适合的代用食饵“雄蜂蛹粉”,对瓢虫幼虫生长发育、成虫寿命有相当大的帮助,因而为瓢虫大量饲养带来一道曙光。
他表示,完成这项瓢虫人工饲育技术后,各地都有人提出希望施放瓢虫取代农药的要求,目前最适合的是种植密度不高、有温室设备的有机作物,例如草莓园;去年已在花莲及通霄的有机蔬菜园施放,可以替代农耕使用农药的现况;通常一公顷施放5000多只即可达到效果。
他补充,除了瓢虫,还着手研究螳螂、椿象及草蛉量产技术,以强化天然除虫技术的多元性。
本文网址: https://www.ntdtv.com/gb/2009/03/12/a267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