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9年2月22日讯】(中央社记者陈守国高雄县22日电)“小毛吃饭啰!”曾是高雄县凤山市工协新村眷户的赵淑贞,非常怀念这种呼喊声;她表示,眷村散发浓郁的人情味,大家相互扶持、重伦理,击败了物质的缺乏,宛如大家庭。
电视连续剧“光阴的故事”描述眷村生活点滴,引发年长民众对眷村生活的怀念。
高县凤山市工协新村拥有工协、海光、贸协、海丰、莒光近10处眷村,涵盖陆、海、后勤及宪兵等军种军眷,但随着眷村改建,眷户陆续迁移到附近的“中山新城”、“建国新城”,工协眷村改建基地也在去年动工兴建,明年完成后,简陋、狭窄的低矮眷村将消失。
53岁的赵淑贞举家4年前与其他眷户搬迁到“中山新城”,环境干净,空间宽敞,高雄捷运橘线就在社区前方,但总觉得少了人情味,也没有大家庭的感觉,大家有了距离。
她表示,以前眷村邻居都搬迁到新城内,每栋大楼每层两间、四间住户,居住环境很好,但出入搭乘电梯后进入房屋,铁门关上,自成一个天地。
谈到眷村生活,赵淑贞精神就来了,她表示,当年的生活环境克难、艰苦,但朋友多,住的很快乐;连栋低矮的眷村房舍、狭窄的巷弄让人的感情汇聚一起。
工协新村眷户的空间只有一间卧房、一间客厅,眷户戏称是“一间半”,赵淑贞与父母、5个兄弟姊妹就窝在小空间内,随着小孩长大,只好加盖,但空间还是拥挤。
“王妈妈好”、“李妈妈好”,赵淑贞表示,这是当年大家上下学时,从家中到学校经过各眷户前一定听到的问候声,小孩子遇到长辈一定要问好,大人、小孩也因此拉近距离,眷村生活融洽。
“眷村有人出事,左邻右舍一定分担或协助”,赵淑贞表示,当年有位陈妈妈过世,先生是海军士官,遗留5个“小萝卜头”,由邻居照顾,分别到邻居吃饭,直到孩子可照顾自己,真是不分你家、我家。
现在小孩与邻居有距离感,也较没有伦理观念,让赵淑贞感慨不已。
住处空间狭窄,又没有电视,眷户有空就往户外跑,窄巷、树下、自治会广场是大人聊天、小孩玩耍的场所。现在小孩只懂得玩电脑,赵淑贞表示,当年,他们玩纸牌“尪仔标”、踼罐子、木头人、跳房子等,大伙一起玩,真是快乐,也培养无法磨灭的情感。
随着眷村“竹篱笆”散落,在工协新村居住到10岁才搬迁的高县眷村发展协会理事长、县议员刘德林很忧心,于是结合眷村第二代发起眷村文化节活动,今年进入第3年,希望唤起大家重视眷村遗留的文化与精神,进而发扬并让社会更和谐。
眷村文化节除由老一辈眷村民众展示眷村餐饮、日用品,也展示老照片,希望勾起大家回忆、认识眷村文化,刘德林希望这项活动能结合各地文化,让社会更和谐、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