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长青:中国人成了“世界病夫”

在中国人刚刚过了春节之际,伊拉克再次举行了全国议会选举,这是伊拉克结束萨达姆统治后第二次全国大选。2005年的伊拉克首次大选虽遭到逊尼派等宗教势力的杯葛,还有外部敌对力量的阻挠,但仍是成功地举行,超过一千万人投票,投票率达59%。联合国和国际社会都对伊拉克的成功选举给予高度评价,甚至连曾反对美国打伊战的欧洲左派报纸、法国《解放报》当时都发表社论说,可能我们错了,布什先生对了。

这次伊拉克选举,根据选委会公布的资料,有750万伊拉克人参加了投票,投票率为51%。虽低于上次,但投票率很高的库尔德地区这次没列入选举(伊拉克18省中只有14省选举);选情专家说,如库尔德地区被列入的话,投票率会高很多,结果会和上次大选差不多。

虽然正式选举结果要几个星期后才能出来,但这次选举和上次一样,仍引起世界的关注,毕竟伊拉克是新兴民主国家,这场选举关系到伊拉克的未来。

这次14个省的议会席位总共有440个,但却有14,000名候选人参选,等于近32个人竞争一个席位,可见伊拉克人参加选举之踊跃,对民主的信念之坚定。一位伊拉克人对美国记者说, “我们怎么能不来投票?我们全都抱怨受到压迫,没有一个领导人能够代表我们。现在,我们的机会来了。”

根据美国福克斯(fox)电视2月5日引述伊拉克的报导,初步选举结果是,现任伊拉克总理马利基领导的强调世俗化的“竞选联盟”在全国10个什叶派聚居省份中的 9个省获得胜利(包括首都巴格达),击败了什叶派最大政党“伊斯兰最高委员会”,在席位上获得很大优势。逊尼、什叶派等宗教政党的席位都大幅萎缩。它说明,只要给人民机会,最后一定优胜劣败,无论是极端宗教政党,还是反美激进势力,都会被选民淘汰。

对于这次伊拉克的选举,中国官方媒体也做了报导。但由于中国政府控制媒体,几乎没有哪家中国报纸敢就伊拉克的选举发表正面评论,更不要说就此批评中国为什么没有这样的选举。

但即使报纸敢于刊登这方面的评论,可能也会有官方御用学者、文人出来强调什么中国国情特殊,不能进行伊拉克式的民主选举;还是过去那套中国教育水平低,是第三世界穷国,国家幅员大,人口多,一旦选举,就可能产生动乱,还是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经济最重要。

这套说辞已是老生常谈了,但这次伊拉克的选举,其实等于再次反驳了这种论调。因为伊拉克也不是富国,平均教育水平,也不比中国高。据中国教育部的数字,到 2005年底,中国全国小学入学率已达99%,成人文盲率已降到4%以下。而伊拉克的文盲率,据伊拉克教育部长2008年的说法,仍超过30%。为什么人口三分之一是文盲的伊拉克可以选举,中国的文盲比例还不到4%,就不能选举?逻辑在哪里?而且伊拉克的经济发展水平,更不比中国高。根据广为引用的网上可查到的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资料库”(The World Factbook)的中国和伊拉克条目,2008年中国的人均平价购买力(PPP)预估是6100美元,伊拉克是4000美元。如果这个评估是准确的话,那么中国更不能用什么经济落后、收入低作为拒绝民主选举的理由。如果说贫穷的话,那么非洲国家不是更穷吗,大多数非洲国家,人均收入还不到一千美元,可是 48个非洲国家,有42个早就实行了多党制的自由选举。而美洲大陆的35个国家,除了共产古巴,其他34个国家,也都实行了民选制度。中国的文人们再用什么中国是第三世界,收入低等理由拒绝民主制度,完全站不住脚。

面对非洲、美洲,以及伊拉克的选举,中国的文人们又强调中国是大国,跟这些小国不一样。可是,同样是大国,和中国接壤的印度,人口已超过10亿,但印度从1947年独立,过去六十年来一直实行民选制度,也没有发生全国动乱,反而成为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而且印度近年的经济也迅速发展,增长率达8%以上,虽然仍比中国低一些,但印度的数字是在有新闻和言论自由的民主制度下,经过检验的,比较真实。而中国的经济数字,连自己内部的经济学者都说,拦腰砍去一半,可能还有水分。

国际学者几年前对12个非洲国家的2万多人进行了三年的追踪民调,结果显示,认为民主制度会提供人的基本需要的占89%,认为民主制度可以使人自由地批评政府的占85%,认为实行多党选举制可以缩小贫富差别的占72%。这个报告再次证明,即使是今天还相当贫穷的非洲人民,都对民主有坚定的信念和渴望。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中国政府拒绝民主制度,其实只有一个理由,就是共产党要一党独大,实行党天下而已。中国人曾被称为“东亚病夫”,在当今全球民主浪潮下,难道中国人不如非洲人、不如伊拉克人、不如印度人,不如俄国人,不如阿富汗人,真的成了“世界病夫”?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