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中文网记者拜伦曼谷)印度最大的软体外包商之一萨蒂杨电脑服务公司(SATYAM)最近爆出的诈骗丑闻使人们再度关注亚洲的企业治理。专家说,亚洲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需要做出更多。
印度最大的软体外包商之一萨蒂杨电脑服务公司原本是印度口碑最好的一家企业。去年,这家公司还由于企业治理出色而获得奖励。
很多人现在问:这是不是一种幻觉?
亚洲企业需要改革
管理这家公司的拉贾兄弟由于涉嫌诈骗被捕后,很多人把这个案件看成是亚洲在摆脱企业治理不佳的过程中遭遇的挫折。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一些家族企业的倒闭暴露出缺乏透明度、家族成员之间非法交易等不良的商业行为。
李家麟是CFA学会金融市场完善中心香港办公室的负责人。
他说:“问题一直存在。虽然有些家族企业接受监管和改革势在必行的观念。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好的企业治理。但这些成功很难具体地衡量。”
仅颁布法律不够
自从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一些政府就公司治理颁布了新的法律。其中包括会计标准、聘用独立董事会主席、保护小股东利益等。印度是这些国家之一。
亚洲企业治理协会研究部主任夏米拉.戈皮纳斯说,由于一些榜样企业的存在,很多人误以为印度的企业治理改良已经蔚然成风。
“印度有9千家上市企业。在大部分企业当中,你会发现各种各样的治理标准。”
专家说,问题的关键在于标准的执行。香港城市大学企业治理专家约瑟夫.范说,仅仅制定新的法规是不够的,因为很多公司可以绕过法律。
“公众监督的品质、官员的素质、政府的功能都很重要。”
要持续改革企业治理
印度监管部门在调查萨蒂杨电脑服务公司最近爆出的诈骗丑闻过程中行动迅速。
上个月,萨蒂杨公司董事长要求该公司收购两家他的家族拥有的企业。股东对此提出抗议,一些高管因此辞职。本月早些时候,萨蒂杨董事长承认捏造有10亿美元现金,并在公司盈利报告中作假。
CFA学会金融市场完善中心香港办公室的负责人李家麟说,尽管过去10年来,亚洲企业治理出现一些变革,但是萨蒂杨丑闻提醒人们,改良企业治理是个持续的过程。
他说:“家族企业对变革最担心的是什么?一个是监管者的追查,另一个是投资者可能会作出类似萨蒂杨投资者的反应。”
由于萨蒂杨丑闻的曝光以及金融危机的深化,专家说,监管当局务必须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