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中国”一书 揭露中国血汗工厂

【新唐人2009年1月12日讯】当全球消费市场享受“低价中国”的制造品时,年轻的西方记者亚历珊德拉.哈妮,将她在中国历时五年的观察研究,记录在“低价中国”一书中,揭露中国劳工在血汗工厂下的悲惨世界。

曾在英国金融时报任职九年的西方记者亚历珊德拉.哈妮(Alexandra Harney)在其新作“低价中国”(China Price)的开场前言这么写着:“每年有两次长达两星期的时间,成群外国人搭乘火车及飞机,蜂涌至广州市…他们都是为了同一件事慕名而来:中国价格。”

“中国价格”不但令美国产业界闻之丧胆,也重画全球制造业版图,但是竞争优势的背后却有不为人知的真实代价。最令她瞠目结舌的就是“影子工厂”(shadow factory):“当我去参观工厂时,工厂经理告诉我:‘很抱歉!你是西方人,你不能进去里面,大家都知道你不属于那里。’那里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工厂,如果你问那里的工人在那做什么,他们会告诉你他们不是工厂的劳工,当政府官员来稽查时,他们会把门锁上,对我来说这真的很不可思议,而且我不认为多数西方人有机会能进入影子工厂内,连接近都不可能,当我问工厂经理为何不能进去,他告诉我你们喜欢吃鸡肉,但是你们不会想要看到他们被宰杀的面貌。”

中国现在每年有一万名新的尘肺病通报病例,每年约五千人死于矽肺病。亚历珊德拉举出因研磨次等宝石而罹患矽肺病的邓文平为例:“他跟许多同事每天在工作结束前,全身被磨宝石时所产生的尘埃所覆盖而只剩双眼露出,在不同的几家工厂工作几年后,他罹患了矽肺病。”

他最后花光了毕生积蓄,还欠下大批债务,只换来不到一百万台币的赔偿金,享年三十六岁。

亚历珊德拉希望这本书能让更多西方人明白,他们每天所消费的中国制品背后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我希望读者们在看完书后,能被书中中国劳工的真实故事所触动,进而明白他们对这些日常产品的消费有所责任,促使国际社会对中国提出质疑与施压,提高标准、改善目前生产线上劳工现状,而不是隐匿这些问题。”

新唐人亚太电视 周亮君/陈政祥 台湾台北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