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12月23日讯】
我去了我一个同事的老家,地处安徽北部的一个小山村,印象中淮北平原应该是落后的,但从没有和极度贫困与悲哀联系在一起。我们开着一辆越野车从北京出发开了八个小时,走了八百多公里到了他们的县城,然后用了四个半钟头在没有路的山路上走了六十五公里。
这里的民风淳朴,每一次问路,村民表现的热情都让我们感动。路边的小石头房子上隐约可见“文革”时留下的标语,小石桥上还有“农业学大寨”的口号,这座进村的石桥至少有三十年以上的历史。
贫瘠的土地生长的希望,让我这个“城里人”感到茫然!
这是靠人力拉的播种的耩子。 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冷清、萧条、绝望…… 剩下的只有老人和孩子,还有个别残疾人,或者是打工时受伤致残的“劳动主力”! 这位老人的孩子在温州打工为了节省路费两年没有回家,家里只有他带着孙子生活。 老人七十八岁了,每天去山里放羊。 由于贫穷,好多孩子都被迫失学,上山挖草药,换钱补贴家用。茫然的眼神里带着和年龄不相称的愁苦!他们长大后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竞争的对手可是那些假期中坐着飞机去旅游的城市孩子??……公平何在???!!!!
教室矮小昏暗,老师自己爬到屋顶开启了两个天窗,这和北京周边带天窗的别墅的功能有着天壤之别! 北京建材市场上一千多每平米的窗户装在这里将是什么效果?!!!更多图片没有发完……
文◎ 网友:三天打渔
(此文不代表本台立场)
本文网址: https://www.ntdtv.com/gb/2008/12/23/a237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