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坏了《梅兰芳》的形象

北京骤冷的那天,看了电影《梅兰芳》,看完之后,有恨铁不成钢之感。想到梅兰芳先生、陈凯歌都是我尊重的艺术家,只好随意嗔怪几句,算是观者的回应。

如果这部电影不叫《梅兰芳》,还算近几年不错的一部电影。一旦叫了《梅兰芳》,就让人有点犯嘀咕了。我看过很多传记电影,但像这样完全篡改传主真实经历的电影,还真不多。导演们喜欢拿人物存疑的经历来做文章,但对史实认可的部分,一般很少动手脚。梅孟成婚,这是一个史实,对这个史实,你可以完全不提或淡化处理。比如电影全篇没提梅兰芳的发妻王明华,这或许还能理解。但你让孟小冬出了场,就必须尊重基本史实,至少人物关系不能大变。不能把有过的夫妻关系,变成一场暗恋。再说梅兰芳肩祧两房,他当时这么做也是件合情合法的事。

导演如果按照当下的价值观或某些人的意思,改变了两者关系,等于对梅兰芳和孟小冬两人的生命历程都失去了尊重。中国有句古话,叫“信以传信,疑以传疑”,这是几千年来人们对传记一个基本态度,传记电影它依然是一种视觉传记。正因为它流传面广,反而更得尊重基本的史实,因为逝者无法站出来与你辩白,所以导演在还原人物时,得有个基本公正的态度。这是一个传记导演的底线,一旦越过这个底线,再好的故事也会被视作无稽之谈。

如今一部电影就像一本书,可能会流传几百年。尤其是传记电影,因为它能让人短时间了解历史,会成为未来人们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你一旦不尊重史实,就会成为历史的笑话。一个艺术家不能让当下价值观、或当下人际关系成了他的“纸枷锁”,想来陈凯歌是揣磨过这个问题的,为何自己做的时候,就不能带一点历史的良心呢?这么做只会让孟小冬的在天之灵感到寒心。从孟小冬专门发表的那个启事,能看出孟小冬是很在意那段经历的。生命的珍贵之处,就在于你一旦经历了就无法更改,艺术家所要体现的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尊重。

把一个戏迷的刺杀事件,栽在齐如山头上,也属画蛇添足。虽然这段史实略为模糊,但模糊的只是刺客与孟小冬是否熟悉。你把幕后操纵者演绎为齐如山,既无法反衬梅兰芳的形象,还平白地拉了一个人下水。就算你给齐如山改了名,他至少还是一个“梅党”吧?这么做就不担心“梅党”或梅党的后人寒心?让后人觉得,梅兰芳当年是在怎样一群人的包围之下,而事实绝非如此。

第三部分关于梅兰芳与日本兵的片断,不仅编造得生硬,更让人感到好笑。梅兰芳在抗战前,与日本人关系是不错的,不仅去日本做过演出,还为关东大地震募捐过。当年日本兵是不敢如此骚扰梅兰芳先生的,这正是梅兰芳的大师魅力所在。我真的看不出,如此演绎对梅兰芳的形象塑造有何好处?是为了展现他男性的一面,还是革命的一面,我闹不大清楚。

至于第一部分“斗戏”,虽然精彩,却不合梨园行的规矩。梨园讲的就是对师傅的尊重,偶尔碰上对一次台也就算了,如真的能连续对台三次,最后还让师傅在凄凉地死了,再好的角在行内也没了口碑。“尊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当年越是下九流的行业,对师道看得越重。如此设置与梅兰芳的人格形象完全不符。梅兰芳之所以在梨园行有影响力,与他的谦逊、宽容、善待同行是有极大关联的。这么做,戏是精彩了,但与梅兰芳本人倒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这在梨园行中属明显犯忌之举。

梨园行,名角身边的琴师非常重要,很多时候都跟在身边,吊嗓、练功时时要用。整部戏下来,一个琴师都没出现过,都不知道这戏是怎么唱的。至于梅葆玖年轻时唱功还行,但在这个年龄让他来唱梅兰芳年轻时的唱腔,确实不敢恭维。梨园说嗓子是本钱,再好的唱功,也绕不开一副衰老的嗓子,看电影时真有点难受,还不如找个梅派的坤角来唱,或许对观众们更有感染力。

只能说陈凯歌拍了一部人情电影,人情是卖了,别人还不一定说他好,但他确实伤了历史上梅兰芳身边的那几个配角。梅兰芳对于影视剧来说,一直还是个处子之身,被如此随便地编排了一把,确实让人唏嘘。不过,这肯定是这个时代的经典电影,因为只有在这个缺失了历史观、生命观、艺术观,对传统文化丧失了基本认知的今天,才可能诞生这样一部电影。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