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11月15日讯】据大纪元综合报导,大陆敢言刊物“炎黄春秋”,近日因正面报导赵紫阳招致一位“前主要领导人”不满,遭北京当局整肃;中共文化部日前以社长杜导正、副社长杨继绳等主要社方干部年龄过大做借口,下令更替领导班子。
最新一期亚洲周刊报导称,事情缘起于“炎黄春秋”今年九月号,刊登新华社四川分社前社长孙振选写的“文革后期我与四川省委书记的交往”文章,内容讲述当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的赵紫阳在农村基层调查并调整农村的政策,获得“要吃粮,找紫阳”的美誉,这是“六、四”事件后大陆媒体首次专文正面报导赵紫阳。
报导说,孙振的文章发表后,当即引起中南海一位前国家领导人的不满,要求中共中央一位政治局常委严肃处置。
在十月中旬,文化部以“炎黄春秋”的社长、副社长、秘书长、编委年龄过大为由,要求更替领导班子。
对此,有人质疑“炎黄春秋”并非官方杂志,且政府没有投入一分钱,也没有给予编制,政府无权限制杂志领导班子的年龄,使文化部迟迟难以作出抉择。
不过,日前文化部透过属下主管“炎黄春秋”的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传达指示,以年龄为由,要求杂志社长杜导正等一批领导退休,此举被大陆学者视为“六四事件以来最大的一场封杀媒体的大戏”。
曾连续发表有关赵紫阳回忆文章
“炎黄春秋”月刊是1991年在中共老将军萧克和张爱萍支持下,中共一批党内老干部创办的,读者群以老干部与文化人、知识份子为主,是当下大陆能对宣传部门的宣传口径有所突破的唯一阵地。
2005 年1月5日,前中共副总理田纪云探视在北京医院住院的赵紫阳。(64memo图片)
“炎黄春秋”曾接连刊出关于赵紫阳的文章, 07年七月刊登前中共副总理田纪云的“国务院大院的回忆”,是89年以来,首次公开在报刊上出现赵紫阳的名字。
去年第12期“炎黄春秋”又有田纪云的文章《近距离感受邓小平》,里面也提到赵紫阳。
2008年第一期《炎黄春秋》也在头条发表了田纪云的文章《经济改革是怎样搞起来的》,主要回忆了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和赵紫阳对改革开放事业的大胆尝试和大力支持。
今年第二期的《炎黄春秋》在头条《亲历记》专栏中刊登了田纪云的文章,回忆了 1980年代,中共前领导人赵紫阳在制订对外开放政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文章并配有赵紫阳和其他领导人的照片。这是半年多来该杂志发表的有关赵紫阳的第四篇回忆文章。
受赵紫阳知遇之恩的杜导正认为,政治民主,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当今和今后前进中最核心的问题;他提出“碎步前进”理念,慢慢推进,条件成熟了,步子再加大些,民主政治是世界潮流,谁都阻挡不了。
分析称,由于明年六月是“六四”事件廿周年,北京政坛高层担心,“炎黄春秋”如此敢于突破,会引起大陆民众更进一步联想。
“炎黄春秋”正社长
“春秋杂志”社长杜导正,今年85岁,14岁就加入中共,曾任新华社河北分社、广东分社社长,“羊城晚报”总编辑。
1959年因讲真话,如实反映农村问题,被列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文革中被批判54场;80年代初,担任“光明日报”总编辑。
1987年,杜导正受当时中共总书记赵紫阳委托,组建国家新闻出版署,担任署长,主持起草“新闻法”和“出版法”草案。
89年七月,他被以在“六四”期间执行党的决议不得力为由,免去署长职务。之后创办“炎黄春秋”杂志,送给赵紫阳阅读,伴随赵紫阳度过最后的岁月。
今年 8月,作者杨继绳在香港出版了他的新书《墓碑》。《墓碑》一书被认为是“为大饥荒研究树起一座纪念碑”。目前,《墓碑》在大陆是禁书,网络下载也多被封锁。
“炎黄春秋”副社长
《炎黄春秋》杂志社的副社长杨继绳是前新华社资深记者。
杨继绳曾为调查大饥荒的真相花了十年的时间,走访了全国饥荒最严重的几个省,包括西 北、西南、华北、华东、东北、华南等省区,收集了大量资料。今年8月在香港出版了《墓碑》一书。《墓碑》一书被认为是“为大饥荒研究树起一座纪念碑,”但在大陆遭禁。
杨继绳在书中披露的一些数据令人深思。在1959—1960年期间,发生那样范围的大饥荒,并不是因为当时政府手中没有粮食。杨查了当时粮食部的资料,在饿死人最多的12个月期间(从1959年4月到1960年4月),粮食部1959年11月的数据,当时库存粮最高达到887亿斤。即使在1960年4月,饥荒最严重时,当时中国粮库里也还有403亿斤粮。但这期间并没有将库存粮拿出来大规模救灾。开仓放粮,在中国历史上是最常用的救荒手段。但在毛时代,没有这样做。
杨继绳05年曾在香港出版《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一书,附录中收入了对赵紫阳的三次采访记录。这本书被广州花城出版社列为重点出版,本以为通过审查可以顺利出版,不料遭遇两次查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