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毒奶粉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

【新唐人10月12日讯】 (大纪元记者方晓采访报导)自毒奶事件曝光已一个月,中共卫生部等五部门日前发布公告,乳制品及含乳食品中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10月10日一些大陆受访民众表示,毒奶粉事件太大了,影响也很大,表面是食品安全问题,本质是体制和司法问题的反映,还包括媒体监督作用失灵,尤其是监管部门的失利。

针对中共卫生部10月7日称,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1mg/kg,液态奶(包括原料乳)、奶粉、其他配方奶粉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mg/kg。一些受访的民众都说不懂这个,一位发表看法的徐先生认为,这令人很困惑。

这位住在湖北襄樊的徐先生说:“老百姓不能接受,既然说三聚氰胺是人为添加,又允许有一定量,这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呢?而且会给厂家找借口放毒留出空间,这起码是不严谨的。我认为食品中三聚氰胺应该是零,应该取消这个限量。”

食品不安全 衍生不安全感

引起全世界食品大恐慌的三鹿毒奶粉事件,源头来自中国大陆,在持有三鹿公司43%股份的新西兰恒天然公司的交涉下,中共迟至9月11日公开发布毒奶消息。湖北襄樊的徐先生认为,三鹿毒奶粉事件反映了很多深层次的问题,问题出在现行的体制上面。

“譬如政府的监管不利是很重要因素,制度和责任不到位等。如果这个机制不改的话,以后还会出现问题。”他说:“这几年制定的规章和法规也不少,但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显示国内的有些机制失灵了。现在觉得什么食品都不安全,普遍有一种不安全感。”

北京某商务调查事务所一位毕业于国际政治专业,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毒奶粉事件不仅对孩子有害,对全社会都有危害,因为很多食物中都含有乳制品,譬如糕点和糖类等等。他希望通过媒体的参与和呼吁,把百姓的呼声传出去,使事件更透明一些。

他说:“三鹿奶粉这件事闹得动静很大了,因为我们的体制——缺少监督。再一个是司法的问题,譬如商家和地方政府的关系,都明白但是又都不说,造成了地方保护。另外新闻监督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它要服从于这样那样的权力机构。”

“一个企业的经营者丧失良心人性的商业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甚至他们的性命。我希望加大媒体对市场的监督,加大对政府施政过程的监督,应该透明些,但是在中国的体制下要做到这点是很困难的。”

北京国际政治专业人士:没曝光的食品 也有好多问题

这位任职北京某商务调查事务所的先生表示,对老百姓的损害应该引起重视,不光乳制品,其实还有很多东西,譬如酱油、白酒、啤酒等等难道没有问题吗?

“通过这个事件,我们对所有可能含乳制品的食品都会有所警觉。除这件事外,过去发生南京冠生园的月饼事件后,我们家人和朋友许多人聊的时候,都说不吃月饼了。还包括元宵及速冻饺子都不买了。北京电视台报导过豆腐有问题,我们7、8年都不吃豆腐。这是曝光出来的,那些还没曝光的呢,也有好多问题。”

这位人士还透露,接触过三鹿毒奶粉的受害家属,了解到他们希望这件事有个很好的解决方式。

“譬如说把孩子的病治好,从法律上给他们精神损害赔偿,这么小的孩子肾脏出了问题,以后会怎么样,这都需要有个说法。我也希望政府给他们一个合理合法的说法,对那在投毒造假的奸商及相关的官员应有的刑事和行政的处罚,但是现在看来在这种体制下很难。”

北京销售员:上超市不再逛卖奶区

北京通州地区的刘先生是某外贸单位的服装销售人员,他表示三鹿毒奶粉事件相关的责任人和官员都应该受到法律追究。

曝光奶粉及乳制品含三聚氰胺后,他们去超市买东西时不朝卖奶的地方走;大白兔奶糖也带毒,现在连糖果也不看了。刘先生还透露自己即将结婚,他说:“今后生了孩子的话,最理想的是拉一头牛回家养着直接挤奶喂孩子。”

湖北武汉一位老年妇女对记者表示,从电视上看到毒奶粉事件的报导,感觉这个事危害太大了,幸亏家里没有喝奶粉的小孩子。他们夫妇过去都是买蒙牛牌鲜奶。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