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记者吴素柔台北十八日电)阿公买下日本战后军机制成铝锅,导演郭亮吟拍成纪录片“寻找1946消失的日本飞机”;台湾少年赴日制造军机,她完成“绿的海平线”;许多少年返台后参加孙立人将军的“台湾军士教导团”,她展开拍摄“军教男儿”,用镜头诉说不断延伸的故事。
郭亮吟为辅仁大学大传系广告组毕业、美国南加大电影制作艺术硕士,学生时期就开始参与拍片,以前很喜欢法国导演楚浮作品,后来受到台湾导演侯孝贤电影很大影响,尤其是“悲情城市”。
她小时候听阿公说,他曾买下日军在战后留在台湾的战斗机,展开铝锅事业,但阿公不愿说更多细节;阿公过世后,她继续探索这个深藏多年的疑问,拍成“寻找1946消失的日本军机”,诚挚的创作态度和独特的影像风格获得金穗奖肯定。
拍摄“寻找1946消失的日本飞机”时,认识在日治时期从事飞机维修的周炼灯,她获知有八千多名台湾少年在战时去日本制造军机,相关记载却阙如,因此决定拍摄“绿的海平线”,重现被遗忘的历史。
历时四年拍摄的“绿的海平线”,叙述二战末期八千多名台湾少年被募集赴日制造军机,这群十几岁的男孩除要适应日本气候和吃重工作,还要躲避美军空袭,有人不幸被炸死,同伴还用筷子夹回一块块炸飞的血肉。
日本战败后,许多台湾少年工回到故乡,却遇到二二八事件与白色恐怖;有人选择留在日本,在异乡挣扎求生,长大后忘了台语怎么讲;有人则转往中国发展,文化大革命时下放遥远的新疆。
“绿的海平线”访谈多位当年的台湾少年工、日本老师和军官,辅以文件、信函、歌曲与影像史料,其中日本中岛飞行机制作所的宣传影片“制空”令人印象深刻。
郭亮吟说,曾到美国档案局找资料,没有太大收获,当看到日本电影资料馆目录有“制空”,眼睛为之一亮;馆方要求必须在戏院放映,尽管拍片经费有限,郭亮吟仍决定赌赌看,租下放映厅播放,画面一播出,她当场尖叫出来,因为这就是她要的画面。
她表示,日本战败后将很多战时史料销毁,中岛飞机制作所厂长当年把“制空”偷藏起来,后来厂长过世,其子整理遗物,才将“制空”捐赠给日本电影资料馆。
“绿的海平线”获奖无数,最新成绩是获得今年金穗奖首奖。此片也曾在日本NHK播出,为独立制片首度在NHK放映,郭亮吟很高兴影片可以让更多人看到;她也认为,日本只有大媒体才有资金和管道拍摄及放映纪录片,独立制片比台湾少,台湾的纪录片环境非常开放和自由。
由于当年台湾少年工返台后,不少人加入“台湾军士教导团”,在高雄凤山接受军事训练,后来却接到“归休”命令。这个快被遗忘的历史片段也引起郭亮吟的兴趣,目前正积极筹拍。
郭亮吟表示,纪录片可以如实呈现受访者的神情、口气等,并让故事更广为流传,对她来说,纪录片就是纪录记忆、分享记忆,拥有莫大吸引力。在纪录片天地交出亮丽成绩,如果未来有机会,郭亮吟也希望能拍剧情片,一圆电影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