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者:救灾要注意心理重建与防自杀潮

(中央社记者翁翠萍台北二十六日电)台湾心理卫生学界今天对四川大地震救灾工作提醒表示,台湾921震灾后一项灾民健康评估近四分之一有精神健康障碍,高达一成一到三成二有各种创伤后症候群困扰,两年后仍有二成一有创伤症候群症状;灾难幸存者可能因歉疚引发自杀潮,也都须要透过心理健康重建来加以防范。

中华心理卫生协会继搜罗921地震救灾实务经验等相关资讯上网协助大陆心理学者做灾民心理重建,下午又举行“对四川救灾的提醒”记者会,理事长吕淑贞率领心理、医学界多位学者出席,提出灾民心理重建的专业建言,也强调救灾人员参与救灾前也要先接受心理卫生教育,甚至媒体记者采访也有不该问的问题。

医师王浩威指出,成都大地震至今第十五天,还在救灾急性期与混乱期,能做的有限,救灾时许多习惯应调整,例如医疗不必一定要在诊疗室,收惊也可行;真正重建是在灾后三个月以后,期间将拖延经年,921至今第九年,临床上仍有创伤存在,知识经验分享有必要。

台湾公共卫生学会理事长陈为坚教授指出,救灾工作必须有公共卫生考量,以921灾难发生后,救灾人员必须组成团队进行社区健康需求评估,成员包括具流行病学调查经验的人、全国公共卫生相关系所师生,调查除卫生环境与身体疾病,心理需求也须纳入,并须定期汇整以提供后续相关援助参考;实务数据也显示灾民四分之一有精神健康障碍,甚至两年后仍有二成一有创伤后症候群困扰,显示照顾灾民心理健康是不可或缺。

专业精神科的彰化敦仁医院心理师鲁中兴回顾921地震直入台北市东兴大楼灾区救灾经验指出,看到相同血源的人瞬间一无所有、掉入黑洞,他说,要使灾民知道有人真心关心与帮助他们,才可使灾民手脚重新站起来,具体方法最重要是“五四三”。

鲁中兴说,五是心理、身理、伦理、管理、物理方面相互学习、运作与合作,四是要以温柔、美德、智慧、持久协助灾区与灾民心理重建,三是三个同心圆合作,最外围较广泛,志工等救灾人员希望接触每一受难者与灾民,“拆除雷管”后,有三成到四成灾民要进入第二圈接受团体或专业协助,其中又有一、两成进入第三圈,接受传统精神医疗服务;最关键是要持久协助。

台北市亚裔身心健康协会理事长张爱倩指出,灾难受害者有不同年龄与背景,有些幸存者是否会因歉疚而引发自杀潮?值得加以注意。

吕淑贞表示,救灾心理重建时不要忘了志工与救灾者也须做创伤后处理,实例曾有运尸的救灾者后来须心理治疗,921时小一的灾童今年参加国中基测,妈妈透露这个孩子九年来不关房门,因为怕万一再地震使房门变形而出不来,还须渐渐带领走出灾难的梦魇。

协会常务理事、前理事长台湾大学教授张玨表示,看电视播出四川震灾就像再经历一次921,台湾人感同身受而在物质、精神都慷慨伸出援手,一窝蜂前往灾区却忘了救援者也要有情绪支援而受到创伤或给灾民二度伤害,例如有媒体问受灾者是否难过或志工发慰问金时直接问灾民家里死了几个人,都是要避免的做法。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