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台湾高雄市历史博物馆近日特别推出“筏的故事”展览,展出的手工编制帆筏,是由平均年龄七十三岁的八位老人所编制的。
配合台湾高雄港开港140周年庆,市立历史博物馆特别推出“筏的故事”特展,呈现早期竹筏在高雄曾经扮演的角色。
根据红毛港文化协会总干事红瑶昌的描述,筏的种类有帆筏、竹筏、缯筏。所谓“缯筏”,就是在竹筏上。安装人力可以上下拉动的渔网,称为“缯网”,缯筏还有一个特色,就是设置了“蓬拱寮”。打鱼的人可以在寮内休息和蔽日遮雨。除非刮台风,否则可以24小时进行渔捞作业。各式竹筏在现代人眼里,已是陌生的捕鱼及交通工具。而过去以竹筏为生捕渔的渔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展览中,有多幅晚清至民国五○年代,渔民以竹筏为生捕渔的生动写实照片,发人思古之情。
本文网址: https://www.ntdtv.com/gb/2004/04/28/a16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