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中國經濟數據不佳 國際機構齊降增長預測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9月22日訊】北京日前公布了一系列低於預期的經濟數據,國際投行紛紛調低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測。分析認為,中共官方年增長5%的目標落空已無法避免。

9月14日,中共國家統計局公布了最新的經濟數據。8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低於7月份的5.1%,創下今年3月以來的最低增速。

前8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4%,創下年內最低增速。民間投資增速也再度淪為負值。

房地產市場則持續萎靡,開發投資下降10.2%,商品房銷售額和新開工面積都下降超過20%。

衡量消費關鍵指標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月同比增長也僅有2.1%,低於7月份的2.7%。

外界普遍認為,中共向來參水經濟數據,如今公布的各項指標持續減速,可見實際情況或許更為糟糕。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專任副教授孫國祥表示,今年的GDP無法達標已幾乎板上釘釘。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專任副教授孫國祥:「相對於過去中國高速增長的時期,這種增速明顯放緩。 經濟學家跟觀察家其實都還是擔憂實際情況更為複雜。而且部分領域存在負增長的壓力,它可能是受到一些中國比較能夠出口的產業,像是一些太陽能、光電板等等的,在拉高平衡掉它的。 」

知名投行高盛的報告稱,中國全年5%的GDP增長目標落空風險正在上升,迫切需要實施更多需求側寬鬆措施。

一段時間以來,外界也一直批評中共政府遲遲未能推出更大膽的刺激經濟措施。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認為,中國已面臨經濟滯漲的難題,只有減少稅收,增加社會福利和增加管理能效才能解決。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由於中國的政治體制、經濟體制來說,它要減低稅負讓老百姓能夠比較好的社會福利,可能跟它的一個社會達爾文主義有衝突,我們估計北京管理層不可能採取這個措施。那就要解決這個濟漲的問題比較複雜。」

外界一直呼籲直接向家庭提供消費刺激,但中共卻將重心移向所謂的高科技製造業,試圖通過電動汽車、半導體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產業升級,推動經濟增長。

這一政策也導致產能過剩和出口傾銷,引發國際貿易摩擦。

黃大衛:「雖然數據上出口數量是多了,但是我們會看到一個問題是,中國出口主要盈利增長點和盈利的一個利潤貢獻點,都是來自於歐洲和美國市場,但是這個份額不斷減少。而現在目前爭奪的都是一些亞非拉國家和俄羅斯,這些都是一些利潤比較薄的一個產業。」

高盛和花旗已將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4.7%。

此前,瑞穗證券亞洲、瑞銀、摩根大通和野村也已將預測下調至4.5%到4.7%不等。

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邱萬鈞指出,在中共信息不透明的情況下,GDP是否保五已經意義不大,而且真正造福百姓的經濟政策,也會因為不能直接促成經濟增長率而被北京忽略。

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邱萬鈞:「真的要把這個經濟成長率給硬推上去的話,你可以用增加政府支出,那你又可以利用國企,或者是政府可以影響的這些企業的投資,來把經濟成長率推上去。可是這些支出,這些投資未必能夠真的產生,對一般人生活有意義的一個福利的增長。」

如今,中國的整體消費降級趨勢已非常明顯,影響著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

北京市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餐飲業利潤下滑高達88%,利潤率僅有0.37%,行業哀嚎聲一片。

金融中心上海也未能倖免,上半年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企業虧損超過18億,高端餐館受創最為嚴重。

《美國之音》報導稱,中國向來民以食為天,民眾還是不得不從自己的嘴裡來「摳門」,可見整體經濟的種種挑戰和問題。

編輯/李明飛 採訪/駱亞 後製/鐘元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