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9月11日訊】中國全國地方政府每年採購的總規模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在幾乎無官不貪的現實下,政府採購事項中充斥著權力尋租等諸多黑幕,涉及金額從少則數百萬,多則數十億元。
據大陸「第一財經」報導,一些省份近日陸續公開了當地2023年預算執行和其它財政收支審計工作報告(簡稱「審計報告」),曝光了政府採購過程中的一系列亂象:有的部門采購無預算或超預算;有的先實施後招標或乾脆不公開招標;串通投標、違規轉包、設置傾向性條款以及價格明顯高於正常市場價格等問題更充斥其間。
其中,內蒙古的審計報告透露,當地有3個部門未編制政府預算採購達1.17億元;江蘇有300多家單位超預算、甚至無預算採購,共涉及金額50.54億元;浙江有7家單位未執行政府採購程序或採購程序不合規,涉及金額1.18億元;山西省公安廳等6個部門,不履行政府購買服務程序,直接向某些事業單位撥款1.17億元;河北省有3個部門招標程序倒置、串通投標等,涉及金額1.18億元等等。
而以上還只是官方數字,真實的腐敗數字可能更嚴重。
業內人士崔一兵在受訪時告訴陸媒,一些地方政府違反招投標流程或直接上馬相關項目,未履行公開招標程序或先實施後招標,有的部門通過「化整為零」、直接指定等方式規避政府採購,事後為了規避追責,就製造一系列「假標」、「蘿蔔標」來應付審計。
崔一兵表示,地方政府採購中,真正優秀的供應商或中小企業難以中標,而政府採購的價格高,服務質量差,最終受損的則是公眾利益。
西南財經大學財稅學院副教授黃昊透露,海南省審計廳2023年共移送違紀違法問題線索26宗,涉及55人,涉案金額達3.84億元。其中涉及的事項就包括政府採購過程中濫用職權、以權謀私,造成國有資金、國有資源資產損失等。
(責任編輯:李明)
本文網址: https://www.ntdtv.com/b5/2024/09/10/a103912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