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9月03日訊】美國專利局證實,自2010年以來,中國從美國政府資助的研究計劃中取得超過1000項美國技術專利。美國國會議員指出,美國納稅人在無意中、資助中國實體專利,實在令人感到震驚。
路透社8月29日報導,根據美國專利商標局資料顯示,自2010年以來,美國國防部、美國國家航太總署和其他政府機構資助的研究計劃,為中國發明者提供1000多項美國專利,其中包括生物科技和半導體等敏感領域。
此外,國防部的資助促成大約92項專利,能源部的資助達175項,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資助有4項專利,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的資助產生多達356項相關專利,為所有政府機構中數量最多。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依照美國的相關專利法規,其實是對全世界開放的。那在開放的同時,基本上美國政府的考慮是這樣子,美國政府可能就會挑選非敏感性的部分,就是讓它可以投注經費加速研發。如果說這些研發之後可以產生商業利益的,那麼就由出資方跟這個專利方可能就是共享商業的成果。所以它的資助並不是說資助中共,而是就這個議題的部分沒有影響到國家安全的,它才會去評估出資,共同研發。」
報導指出,這些專利涵蓋半導體、分子化學與聚合物、化學工程、奈米技術和醫療技術等領域的進展。引發外界憂心。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陳世民:「中共它不只透過這樣的一個科技合作,而因此可以獲取一些美國重要的科技的專利,甚至也在這樣的一個科技合作的相互交流之中,也很明顯可以看到中共政府它透過各種不同的管道,不管是透過一些間諜來去獲取美國的一個高科技的項目,或是透過一些科技的仿冒,把美國的重要科技把它給學了過去,那這個其實都對於美國跟中國之間的一個科技的發展,對美國是一個非常不利的一個狀態。因為它等於縮短了中國跟美國之間高科技項目的差距。」
今年6月,美國中國問題委員會曾詢問美國專利局,美國政府的資助是否帶來了中國的科技突破,並強調續簽該條約存在風險。負責重新談判《美中科技協議》的美國國務院表示,仍在與中國就該協議進行溝通。國務院發言人表示,「美國將繼續致力於推進和保護美國在科技領域的利益。」
陳世民:「在目前美中戰略競爭的一個態勢之下,根本就應該要中斷這個協議。因為現在的中國已經不再是一個1979年那個時候的中國。現在的中國它的經濟的實力,它的科技的能力都已經對於美國構成相當大的一個挑戰,甚至威脅,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戰略性的科技項目。」
《美中科技協議》是美國於1979年正式承認共產黨統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後與其簽署的第一份雙邊協議,為美中學術和商業交流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當時,中國在科技方面落後,美國曾將該協定視為影響中國發展軌跡的一種方式。
蘇紫雲:「美國對中共是有個和平的中國夢,就希望透過協助中共發展經濟,那麼中共會慢慢的走向民主。可惜就是在17年之後美國認為這是不可能的。所以美國跟西方甚至於台灣早期的確對中共壯大是非常貢獻,特別是台商。這個都是基於一個良善的出發點,協助它改善經濟改善人民生活,那未來政治可能會調整,可惜中共濫用了這種信任。」
美國眾議院中國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籍眾議員約翰·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在給路透社的電子郵件中表示,「美國納稅人在無意中、資助1000多個中國實體專利,光是國防部就資助其中大約100項專利,實在令人感到震驚。」
陳世民:「這個十分明顯是讓美國的一些國會議員或政治人物覺得無法接受的。因為這個等於你美國政府用美國自己的錢去幫助美國的最大的戰略競爭者。也就是中國去發展它的高科技的能力,然後來去挑戰美國來去威脅美國。」
2023年8月,美中雙方勉強將《美中科技協議》延長4個月,今年2月,美方再次勉強將協議延長了6個月,由於協議到期,目前雙方嘗試重新談判協議條款。
編輯/黃億美 採訪/易如 後製/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