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福建號航母第二次海試 一大軟肋曝光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6月19日訊】中共第三艘航母福建號」在6月11日完成第二次海試,引發外界關注,黨媒聲稱「福建號」能和美國航母媲美。不過專家分析,「福建號」在動力、戰力上都存在問號,遠遜色於美國「福特號」航母。

中共「福建號」6月11日完成第二次海試,返回江南造船廠碼頭。黨媒宣傳,「福建號」實施了急轉彎、Z字形轉向,倒車等海上機動動作。展現了極強的機動性。

「福建號」是共軍第一艘配備電磁彈射系統的航母,黨媒宣稱「福建號」可與世界最先進航母媲美。

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航母是美國的「福特號」航母(USS Gerald R. Ford),該航母擁有先進新技術,包括與「尼米茲級」(Nimitz-class)航母相比「近三倍的電力」,並使用電磁發射系統(EMALS)。

中華亞太精英交流協會祕書長王智盛指出,雖然「福建號」配備電磁彈射系統,但還是使用傳統的動力,和美國的「福特號」差距很大。

中華亞太精英交流協會祕書長王智盛:「其實不只是美國最新一代航母的『福特號』是核動力的航母,美國到現在為止,目前部署在全球的航母全部都是核動力航母。中國到現在為止的三艘航母,包括現在才剛下水試行的『福建號』,三艘都是傳統的柴油動力航母。這一點的差異其實是非常非常巨大的。因為我們要知道核動力航母等於可以提供源源不絕的動力來源,讓這個航母真的實現它在全世界可以巡弋打擊的戰略規劃,但是柴油動力航母就沒辦法做到這件事情,它一定要補充油料。」

「福特號」航母排水量約為10萬噸,核動力。「福建號」是8萬噸級的航母,但目前中共仍無法製造搭配航艦的核子主機。傳統的鍋爐燒重油發電的動力系統是否能支撐增加的艦載機、人員、能量消耗,進行高強度作戰,還是問號。

「福建號」的第二次海試並沒有艦載機起降的科目。之前「遼寧號」和「山東號」的主力艦載機殲-15,都是滑躍起飛的。軍事頻道「馬克時空」主持人馬克指出,航母真正的戰鬥力實際上都在艦載機上,而艦載機又是中共的一大軟肋。

軍事頻道「馬克時空」主持人馬克:「那現在那個『福建號』呢,它是作為一個彈射的這種方式。那這樣的話,(艦載機飛行員)他們就要重新適應這個整個的彈射,起飛和降落的這個過程。殲-35,就是它的這個主力的發展的一個艦載機,中共宣傳的是第五代戰機。它大量地模仿了美軍的這種飛機。另外一個呢,就是它在研發這個空警-600,那它實際上是完全模仿那個美國的這個E-2鷹眼這種預警機。那只能說明,中共在這個創新力上來說是非常欠缺的。」

即便和「福特號」同樣電磁彈射系統,飛機彈射升空的速度也非常關鍵。

王智盛:「目前看起來,披露的速度,『福特號』航母的電磁彈射的速度大概是每15到20秒可以彈射一台飛機出去,『福建號』目前我們看不到相關的數據,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號;第三個,我覺得兩者之間還有一個差異,中國現在殲-20我們根本沒有看過實機的運作,殲-20以下這些戰鬥機的能力,在空中纏鬥,跟美國的F-18、F-22到F-35究竟能有多少的對抗,其實大家都知道這差距是極大的落差。」

「福特號」航母在今年初結束了長達8個月的海上巡弋,期間創下多項美國海軍的歷史紀錄。而中共航母幾乎只在近海航行,很少冒險越過第一島鏈。澳大利亞智庫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的國際安全項目主任薩姆‧羅格文(Sam Roggeveen)認為,中共海軍沒有與美國海軍匹敵的底層支持系統,沒有像美國那樣龐大的全球港口和基地網絡,航母可以在那裡補給,船員可以在那裡休息。

編輯/尚燕 採訪/常春 後製/Tony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