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手房價全線下跌 多地成交價變「國家機密」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6月18日訊】為掩蓋經濟衰退,中共陸續停止公布多個經濟數據。5月份中國70城二手房價全部下跌。但一二線城市的二手房價只能看到掛牌價,成交價卻「集體消失」。

據中共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計算,今年4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的銷售價格月減0.6%和0.9%,跌幅分別擴大0.3和0.4個百分點,創近年來新高。5月份,新房和二手房銷售價格的跌幅進一步擴大,分別月減0.7%和1%。

不過,中共官方數據一般都經過「美化」,實際情況可能更糟。根據各地房產中介在網上透露的情況,許多城市二手房價相比歷史最高位已下跌三四成,部分樓盤已經腰斬。

因為中共當局限制房價下跌,許多城市的網上掛牌價還維持著相對「高位」,但實際上「有價無市」,按照掛牌價很難賣出去。很多樓盤實際成交價遠遠低於掛牌價。

大陸財經自媒體「櫻桃大房子」日前發文指出,包括北京、杭州、合肥、武漢、南京等至少15個城市,關閉了二手房成交價顯示,這些地方的民眾若想買房,已經沒有公開的過往相關數據可以參考。

以前人們可以在貝殼、鏈家這些二手房平台,查詢房產的過往成交情況。而現在,這些平台「就像商量好了一樣」,都在二手房的成交價一欄,清一色寫上「暫無價格」。

文章質問:「房子也是商品,是商品,價格就該公開透明,隱去過往成交價,靠什麼來判斷這個房子到底值多少錢?或者換句話說,各城市為啥要隱去過往的二手房成交價?」

文章委婉地解讀,這是想「讓民眾盡量不被市場影響」,「減少市場的恐慌情緒」云云。

目前二手房市已經陷入「競相降價」的循環,買家買房會按小區「最新成交價」為標度尺,在這個基礎上去砍價。而賣家賣房確實不容易,很多業主為了把房賣出去,只能接受更低的價格。二手房不斷降價,會讓更多買主流入二手房市場,這又會倒逼新房市場降價。

不過,文章指出,即使隱藏二手房成交價,也根本無法能阻擋房價的走勢。

文章舉例說,深圳當局從2021年出台「指導價」之後,中介平台就下架了過往二手房的成交價,但深圳樓市這幾年同樣一直在跌。

文章分析,買家即使不看成交價,也不會影響他買房的決策。比如一套房子前一個月的成交價是500萬人民幣,但下一個買家的心理接受價位是400萬,只要不降到400萬,他就不會買。而且買家想知道成交價一點都不難,中介都會主動告訴他,并且中介為了成交,也會推薦市場上最便宜的那一套,因為市場信心不好轉,就總有人降價急賣。

中國房市供大於求,在市場信心低迷的情況下,許多炒房客開始降價甩賣,二手房掛牌量不斷增加。

今年4月,大陸經濟學家、深圳市大灣區金融研究院院長向松祚預測,「我認為房價肯定還會繼續下跌,坦率地說,我也不知道房價的底在哪裡。」

他表示,一方面投資需求下降,未來通過買房理財的人會越來越少;另一方面,近幾年房地產的銷售主要來自剛需,這也是未來人們買房子的主要需求,但它不足以支撐房價繼續上漲。

(記者歷澄宇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