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中共「借船出海」 用金錢腐蝕美國媒體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5月29日訊】投放大量金錢在國際主流報刊上插入新聞廣告,中共大外宣就能「借船出海」,講述中共自我美化的「中國故事」,或是污名化中共想要壓制的對象。隨著中美關係惡化,情況正在發生變化。

根據美國司法部外國代理人FARA的報告,中共的英文版喉舌《中國日報》(China Daily),去年每個月向美國《時代週刊》支付約8.5萬美元的廣告費,來刊登「中國觀察」文章。同樣,《今日美國》去年收到了《中國日報》10.75萬美元的付款。《洛杉磯時報》則每個月向《中國日報》收取3.4萬美元的廣告費,來讓它刊登「北京專版」。

這種偽裝成新聞的中共廣告,在許多知名的美國刊物上也都出現過。即使是自稱獨立的西方媒體,也無法完全脫離資本的影響。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吳瑟致表示,這種美化中共所作所為的手法,危害多多。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吳瑟致:「第一個,媒體所謂的第四權的功能就因此削弱;第二個,社會大眾在判斷真假訊息當中會更加的混亂;第三個,其實它掩蓋了許多中國的惡行跟劣跡,這個反而會讓中共的統治行為更加取得它對內的一些正當性。而這會對整個不管是說我們從人權的價值或是民主的價值,或是就全球的秩序、區域的秩序來講都是一道傷害。」

印尼富商熊德龍(Ted Sioeng)早年曾表示,美國華文報紙《國際日報》擺脫困境,靠的就是把自己的「船」借給中共媒體,而且「借船出海」能使中共的信息及時傳送到僑胞面前。

實際上,中共這種「借船出海」的對外宣傳模式始於30多年前。據稱,《華盛頓郵報》刊登「中國觀察」的廣告內容,就已經超過30年。

而這種植入式新聞以獨特的方式,模糊了新聞和宣傳之間的區別。

吳瑟致:「因為畢竟它不一定要以中國外交部或中國的政府單位為名來進行廣告,它可以依附在某一些駐外的單位或者是一些中國所扶植起來的在外國所建立的各種社會組織,來進行這樣的一個動作,所以他很難去辨識。」

根據FARA記錄,《中國日報》在美國的廣告支出,從2009年的50萬美元激增至2019年的500多萬。這讓中共的海外影響力範圍更廣、力度更大。

「自由之家」東亞高級研究分析師薩拉‧庫克(Sarah Cook)曾在一份書面證詞中提到,2017年1月,「中國觀察」在《華盛頓郵報》和《華爾街日報》的廣告插頁中,使用中共官方的宣傳語言,來污衊神韻藝術團和法輪功。薩拉說,這是「中國觀察」首次在主流媒體上用假新聞廣告的方式,對美國本土的中國異議團體、藝術機構進行仇恨言論攻擊。

實際上,中共這種做法並不限於美國。台大新聞所教授張錦華指出,台灣報紙以不透明方式刊登中共政府單位製作的新聞,從2009年左右就開始了。

悉尼科技大學副教授馮崇義:「它這個以前我就跟你講了,一大堆的,早就有了,澳大利亞也早就揭露了。這個信息不是現在才知道的。做不做就是他們執法的力度或者他們採取什麼立場。」

從2018年開始,美國政府陸續將包括《中國日報》在內的15家中共媒體列入「外國代理人」,尤其隨著中美關係惡化,中共的「外宣軍團」雖然還在不斷砸下重金,但它們在美國的大牌合作夥伴卻不斷減少。

美國政界也不斷呼籲和警告新聞機構,不要與中共黨媒合作。

吳瑟致:「許多媒體可能也許還是要回到民主的社會裡面,媒體的自律以及它的一個所謂的審視的機制,我覺得這個是必須要建構起來的。」

據去年11月底的FARA報告,與《中國日報》合作的美國廣告夥伴,已從過往的幾十家,到如今只剩下四家。而最新的FARA報告顯示,《華盛頓郵報》已不再是《中國日報》的廣告合作夥伴。

編輯/王子琦 採訪/駱亞 後製/鐘元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