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5月10日訊】中共海關總署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小幅增長,但對歐美的出口同比均下降。專家認為,中國經濟風雨飄搖,只是這一個月外貿數據的反彈改變不了中國經濟的頹勢。
根據中共海關總署5月9日公布的數據,以美元計算,前四個月中國貨物貿易出口同比增長1.5%,進口增長8.4%,
數據顯示,中國的進出口回升主要是與泰國、印尼等東盟10國的貿易帶動。中國對東盟出口增長10%,進口增長6.1%。
但中共與美國、歐盟進口都在下降,對歐盟進口下降2.3%,出口下降1.5%;對美國進口下降2.5%,出口上升2.4%。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西方在推行跟中共的去風險,雙方在外貿的剝離程度正在持續的推進。這樣就顯得整個西方在中國外貿裡面的占比持續下降。」
專家分析,目前中國經濟疲軟,外貿出口很不穩定。
王赫:「1月至3月份,它的外貿出口還是下降的,只是說在4月份它的單月,按照中共官方的數據的話,出現了一個較大幅度的增長,那麼這個增長是不是可持續的?這個還有待於觀察。」
分析認為,前四月的貿易數據,揭示了中國經濟四個方面的問題。
旅美經濟學者黃大衛:「首先,由於去年中國經濟從清零政策中解封,剛剛開始恢復,當時整體的經濟出口基數較低,所以增長是在基數的效應;第二方面,由於中國商品出口歐美才是企業盈利增長點的主要來源,出口亞非拉國家,無論是企業利潤還是價值附加值相對較低。」
旅美經濟學者黃大衛說,第三方面,由於對歐美國家出口同比下降,中國商品的競爭力可能也會下降。
黃大衛:「歐美對中國商品開始抵制。中國整個經濟發展主要是靠出口拉動,房地產和消費都是為了出口而服務的。」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認為,按照中共官方數據,它的進出口總額實現了小幅增長,可能會給它帶來一些幻想。
王赫:「它覺得,它目前要推行出口導向政策有一定效果,這樣它會繼續加碼製造業的發展,這樣會導致中國的過剩產能進一步對西方發生很大的衝突,導致國際貿易這一塊,中國的處境會更加被動。而且中國加碼出口、加碼製造業,它導致國內的經濟結構更加失衡。總體來講,它會使中國經濟困境進一步加深。」
中共的貿易數據顯示,推動中國進出口回升的是汽車和電子等產品的出口。
而最近,北京力推的「新三樣」——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和鋰電池的出口,認為在這些領域可以以低價和補貼打敗西方競爭對手,提高海外市場的份額。
但這些產品出口正面臨歐美的抵制。
4月上旬,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訪華期間提出警告,中國電動車等行業的廉價出口貨物激增,可能引發供應過剩,並損害其它國家的經濟。
5月上旬,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與中共黨魁會晤時,對中國商品大肆湧入歐洲市場表示關切,並要求習近平抑制中國製造業產能過剩等問題。
王赫:「我們也看到了像美國、歐盟,它已經對中共搞的『新三樣』一些產品的傾銷,提出了採取了措施,而且美國馬上可能跟中共要打關稅戰,歐盟也會跟進。而且美國不光是它自己在打,要求墨西哥也開始對中國的一些產品來採取一些措施。」
近年來,中國企業為了逃避關稅,通過墨西哥繞道向美國出口大量產品。4月22日,墨西哥宣布,對未簽署貿易協定國家的544種進口商品徵收最高50%的關稅。
王赫:「從這個角度來講的話,整個中國外貿4月份反彈,它的可持續大可質疑。中國經濟它的整體的圖景現在屬於一種風雨飄搖的狀態,只是這麼一個月外貿數據的波動,根本不能改變中國經濟的大勢。」
台灣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稍早前總結,中國經濟有四大危機,包括房地產危機、失業危機、債務危機與通貨緊縮危機。他質疑,作為出口導向的中國經濟,訂單在哪裡?他認為,中國經濟已進入危機狀態,估計危機至少會持續30年,甚至50年。
編輯/李韻 採訪/駱亞 後製/王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