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原:習近平講話取代李強報告 經濟紙上談兵

3月20日,習近平在湖南長沙召開中部地區座談會,李強、丁薛祥也被召前往。中共兩會後,黨媒主要宣傳習近平的講話,沒有強調學習李強的政府工作報告。習近平在湖南再次亮出了全面接管經濟的信號,他在座談會上的大段講話試圖面面俱到,等於要取代李強的報告,然而所謂的中部地區崛起又是一次自相矛盾的紙上談兵。

中共黨魁全面接管經濟

中共國務院總理在兩會期間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總結上一年工作,並規劃新一年的工作。兩會後,中共通常要求學習兩會精神,主要就是政府工作報告。今年是李強第一次做報告,但黨媒卻沒有強調各級官員應該學習。

新修訂的國務院組織法明確,一切都得聽從「黨中央」的安排,國務院再次被降格。李強照例做政府工作報告,但不能再參加記者會,再度被矮化。兩會之後,中共黨媒宣傳了習近平在分組討論中的講話,而不是李強的報告。

3月18日,習近平到湖南考察,3月20日召開中部地區座談會,李強和丁薛祥又應召參加。習近平發表了一個較長的講話,藉著推動中部地區經濟發展的名義,更像是在做一個習近平自己的經濟報告。此次考察又發出關鍵信號,中共黨魁全面接管經濟,李強徹底靠邊站了。

李強3月18日至20日同時在福建、江西調研。新華社的報導稱,李強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的重要指示,落實兩會明確的相關任務。李強自己都不敢直接提政府工作報告,時刻把習近平擺在前面。

新華社發出了習近平考察的長篇報導,但關於李強考察的報導明顯縮水。李強考察福建、江西兩省被濃縮在一篇報導裡,最後還稱,希望兩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重要指示。

李強考察時,福建省委書記周祖翼、江西省委書記尹弘都在側陪同,但新華社的報導故意沒有提及。習近平在湖南考察,新華社高調報導在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和省長毛偉明的陪同下,蔡奇、李幹傑、何立峰、鄭柵潔也陪同考察。3月20日的座談會,李強、丁薛祥和中央機關有關單位負責人都來參加。

習近平宣告全面接管經濟,並再次壓低李強的地位,宣示黨內只有一號人物,沒有什麼二號人物,國務院完全聽習近平指揮。

不著邊際的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

3月20日的座談會上,習近平稱,「上一次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召開5年來,中部區域經濟總體平穩……同時要看到,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

5年前,2019年5月21日,習近平曾在江西南昌召開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省委書記參加。習近平當時講話稱,「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是黨中央作出的重要決策……要清醒認識國際國內各種不利因素的長期性、復雜性,妥善做好應對各種困難局面的准備。」

當時,中美貿易戰正酣,中共已明顯吃不住勁,但還試圖硬扛。習近平在座談會上提出了8點意見,包括:主動融入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提高關鍵領域自主創新能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緩解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吸引承接一批先進制造業企業;推動優質產能和裝備走向世界大舞台、國際大市場;做好脫貧攻堅、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加強統籌協調。

5年過去了,上述8點意見全部落空。5年後,習近平只好稱「中部區域經濟總體平穩」,並承認「中部地區崛起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

過去5年,中部地區並未崛起,也幾乎被「黨中央」遺忘,「黨中央的重要決策」5年裡基本無人過問。全球供應鏈正加速轉移,形勢已經大變,但中共仍樂此不疲,繼續高喊口號。兩會後,中共黨魁到湖南考察,繼續拿中部地區崛起說事,非要展示自己有辦法親自管好經濟。

中共央視跟得最緊,3月21日發出文章《在更高起點上扎實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文章稱,習近平「全面擘畫了扎實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新的宏偉藍圖……中部地區猶如國之『脊梁』,『脊梁』硬了……更有底氣。」

央視吹捧習近平,但無意中透露了實情。中共上下都失去了「底氣」,只能試圖給自己打氣,但所謂的中部地區崛起根本不著邊際。

文章稱,「由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組成的中部地區承東啟西、連南接北……要加強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其他重大發展戰略的銜接。」

2023年,習近平相繼召開了京津冀、長三角座談會,但後來基本都沒有了下文;中共之前還曾提出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區、東北振興、西部大開發等,都是典型的紙上談兵。中部地區崛起是又一個新的例子,表明「黨中央」根本不知道如何管經濟,這樣的作秀並不能找回「底氣」。

沒人能搞清楚的「新質生產力

2023年,中共宣傳的經濟口號主要是「中國式現代化」,也是「內循環」或「自力更生」的新說法。然而,隨著出口貿易下滑、老百姓消費不斷降級、各行各業低靡,「內循環」已經被證明行不通。於是,中共兩會又冒出一個新名詞,「新質生產力」,一時間充斥中共媒體,但沒人知道「新質生產力」的真正涵義,或者什麼才算「新質生產力」。

3月20日,習近平在中部地區座談會上稱,「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新質生產力」算是有了一個模糊的定義,但什麼算「產業創新」,什麼是「先進制造業」,「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到什麼程度才算「新質生產力」,卻仍然令人摸不著頭腦。不過,盲目求新勢必又成為各級官員新一輪表忠的核心內容。

習近平還稱,「實施製造業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和大規模設備更新工程,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對接……有序承接產業梯度轉移……提升區域協同發展水平。」

這些空話與5年前並無本質不同,只是如今面對美國和西方的嚴密科技封鎖,更難於實現。中部地區的6個省經濟本就參差不齊、差異很大,與沿海地區差異更大,「黨中央」即便要全面回到計劃體制,也沒有本事協調這些地區的發展。

沿海和中部地區這些年的經濟佈局,主要是外商、外資按照市場經濟原則選擇的結果,中共對此實際並無能力協調,各地官員更多拋出各種優惠承諾和低廉的勞動力試圖吸引外資企業、民營企業落戶,但以嚴重破壞環境為代價,當中自然免不了巨額貪腐。

中共改革開放前,各地主要爭取的是中央對國有企業的投入,當時的計劃體制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經濟的佈局,但資金有限、技術落後。改革開放後,外資和民營企業按照市場經濟運作,才帶來了40年的經濟發展,經濟的新佈局主要來自市場因素。如今,外資撤走了,中共也沒錢了,一切都變成了空談。

中共拋出一個「中國式現代化」後,又拋出一個「新質生產力」的新口號,就試圖對中國經濟重新佈局,恰恰表明了「黨中央」對經濟一無所知。或者說,「黨中央」因為怕被看穿,才不斷試圖用新口號掩蓋自己的無知。

中共自相矛盾的經濟話術

3月20日的座談會上,習近平的講話涉及方方面面,似乎哪裡都要「親自指揮」;但祕書們起草的稿子卻處處自相矛盾、不知所云。

習近平講話稱,「要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同時「更好參與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前一句話號稱向市場經濟靠攏,後一句是計劃經濟的代名詞,這兩句放在一起,官員們恐怕不知道應該遵循哪一句。不過,中共近年來的舉措更多是高喊向右,實際卻向左轉。

中共既要「內循環」,又要對外的國際循環,似乎魚和熊掌都能得到,但現實並非如此。美國和西方正在與中共「脫鉤」或「去風險」,中共內部文件也在要求對外「脫鉤」。中國企業產能嚴重過剩,中共仍試圖向外大量傾銷,但不平衡貿易越來越走到盡頭。中共一會兒強調「內循環」,一會兒又強調「雙循環」,表明「黨中央」自己也摸不著門。

習近平講話還稱,「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支持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

這是近年來中共不斷重複的一段矛盾話術,實際的情況是,民營企業越發艱難,曾經的首富們都一個個倒在了中共的棍棒之下。習近平也繼續強調「楓橋經驗」,無論有錢、沒錢的人,都要被置於嚴密的管控之內。

李強和丁薛祥參加座談會,都只能稱學習領會、貫徹落實習近平的講話。央視的吹捧文章當然也重複同樣的話,但接著卻稱,「看準了就抓緊幹……拿出實招真招」。

「黨中央」完全知道口號並不管用,還得靠基層幹事,實招還得下面出。央視文章最後還稱,要「把各方面的幹勁帶起來」。

中共各級官員普遍躺平,「黨中央」也帶動不起來,僅僅靠「新質生產力」的新口號和所謂中部地區崛起的紙上談兵,既沒法管好經濟,也找不到「底氣」。一場場空洞的政治秀解決不了中共的治理危機,也挽救不了中共衰亡的命運。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