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大陸媒體和自媒體消息,2月20日,中國大陸江蘇、湖北、河南、山東、安徽等省多地,出現驚雷,有些地方甚至出現「雷打雪」天氣。如江蘇南京,12小時打雷772次,15小時高達近3000次。連續的隆隆的雷聲,震得人們心慌慌。
人們心慌是因為驚蟄節氣未到,就提前打雷,不正常;正月裡打雷,也不正常;更不用說「雷打雪」更是不祥之兆。具體來說,根據節氣物候,在驚蟄之前打雷都視為冬雷,「冬雷」、「正月雷」就是反常態的表象。
而民間流傳的諺語對這種反常現象有著如下預言:「立春打雷,十處豬欄九處空。」「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正月雷聲發,大旱一百八」、「正月雷,遍地賊」、「雷打雪,人吃鐵」、「正月打雷,遍地墳頭」、「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清草灰,三月打雷谷堆堆」。也就是說,出現這種反常現象後,會出現大旱、人畜大量死亡、墳墓成堆以及因糧食短缺、盜賊遍地的情況。
還有《易妖占》說:「天冬雷,地必震。」《意林‧文子十二卷》:「晝冥夜光,山崩川涸,冬雷夏霜,此國之將亡也。」
據大紀元近日報導,在中國新年期間,多地民眾表示感染了病毒,有人新冠病毒(中共病毒)檢測呈陽性。2月17日,《溫州都市報》報導,溫州市從除夕到正月初八,有3萬人次就醫。湖北一個3歲的孩子連續10天發燒,山東一對母子大年初六雙雙發燒就醫。浙江、貴州醫院爆滿,感冒發燒患者激增。
此外,有河北、河南的民眾對大紀元表示,身邊不少人死亡,原因不明,新冠疫情(中共病毒)從未消失。「正月打雷墳堆堆」的預言是否在兌現中?
回溯過去四年新聞,2020年至2023年每年正月,一些地方都出現過驚雷和「雷打雪」天氣。而有活了八十多歲的老人說,這輩子從沒見過正月打雷,2020年是第一次見到。
大陸新聞顯示,2020年正月,20個省區市集體出現打雷異象。7月份長江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澇災害,雲南春夏連旱,西南、華南6月現暴雨,新疆6.4級地震……
2021年2月24日晚上10點左右(黃曆正月十三),河南省鄭州市晚上10點持續出現「雷打雪」現象,強度非常大。7月中下旬現河南特大暴雨,地鐵農莊被淹;黃河中下游出現嚴重秋汛,8月上中旬湖北現暴雨洪澇災害,8月中下旬陝西現暴雨洪澇災害,雲南出現6.4級地震,青海出現7.4級地震……
2022年,2月13日(黃曆正月十三)中國多地出現雷暴,大範圍地出現了冬雷,且雷聲轟鳴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區。當年夏天,中國南方高溫天氣持續了兩個多月,是1960年代有記錄以來最長的一次,而北方則出現洪澇。
2023年,1月24日(黃曆正月初三),山東煙台下雪且伴隨著電閃雷鳴。當年出現洪澇、風雹、乾旱、低溫冷凍和雪災及地震。1月26日(正月初五),四川甘孜州發生5.6級地震;四天後的1月30日,新疆阿克蘇地區沙雅縣發生6.1級地震。
簡言之,過去五年,正月響驚雷已成為反常的常態,而伴隨著反常的驚雷,是愈來愈密集、範圍愈來愈廣的各種災難,包括民諺中「正月打雷墳堆堆」。
我們知道,2020年正月,第一波新冠病毒從武漢開始向全國、全世界蔓延。當年,武漢、湖北乃至全國的死亡數字都是驚人的。2021年1月,華人劉佳鑫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在武漢當地火葬場工作的朋友透露,疫情高峰期時,武漢每天至少有5000人死亡,一天一個地方的死亡人數就遠遠超過中共官方公布的數字,一個月大約死15萬人,半年死多少呢?據說2021年清明節,武漢一天就有36萬人掃墓,武漢一地究竟死了多少人?全國又死了多少呢?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直至現今的幾波疫情中,到底又有多少人死於病毒?
上海公安局數據庫泄露的10億中國人信息、大陸殯葬業紅火、食鹽消耗量大幅下降、民政部不敢公開幾年來的火化數據、訃告到處都是,等等現象,都在昭示著相當大數量的人死於病毒。
還有2022年1月6日,美國知名的《福布斯》雜誌發表的一份由新澤西州史蒂文斯理工學院量化金融課程主任喬治‧卡爾霍恩(George Calhoun)撰寫的分析報告稱,根據模型結果,至少自2020年4月以來,中共一直在謊報中共病毒死亡率。該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在全球範圍內,中共病毒死亡人數被低估了2到4倍。也就是說,如果模型正確,全世界的中共病毒死亡人數比官方報告的人數多600萬到1,800萬。而且,中國與幾個國家的超額死亡率比較結果,中共的數據有17,000%的偏差。
更為準確的數字來自2023年1月,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大師的開示:三年多來中共一直在掩蓋疫情,中國的疫情已經死了4億人,最終死5億人。雖然對此有不少人仍難以置信,但越來越多曝出的信息和分析證明這個數字是真實可信的。
而中共當局對此不僅沒有公開跳腳否認,反而中共國家統計局很快罕見公布中國人口出現負增長,以掩蓋自己的心虛。
那今年正月同樣的異象再現,是否預示著還將有更多「墳堆堆」、更多的災禍出現?預示著中共紅船離沉沒正在倒計時?而對於普通民眾而言,遠離災禍的唯一之法就是摒棄中共,一心向善。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