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恆大清盤三大後效應 打亂中共算盤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1月31日訊】在生死邊緣掙扎了兩年的恆大集團,最終被強制清盤。專家分析,恆大清盤對中國房地產業和投資者信心造成衝擊,恐引發三大後效應,打亂中共的算盤。

恆大被強制清盤 對中國房企造成衝擊

香港高院法院1月29日對恆大下達清盤令,高院法官陳靜芬表示,恆大清盤聆訊已持續了一年半,但公司仍提交不出具體重組方案,「現在是時候由本庭說『適可而止』(enough is enough)了」。

恆大2021年底出現境外債務違約,截至2022年底,恆大總負債額超過2.4萬億人民幣,是全球負債最多的房地產開發商。恆大在香港股市的總市值,從顛峰期的3000多億港幣,崩跌到只剩下21億,市值蒸發了99%以上。

清盤令頒布後,恆大必須停止公司業務,由清盤人對資產評估變現,並按法律規定順序償還債務,恆大將被解散,估計整個過程可能需要5年時間。

諮詢公司德勤(Deloitte)早前分析,若恆大被清盤,債權人追償回收率預計為3.4%。恆大董事長許家印被抓後,回收率可能低於3%。

恆大對中國經濟和產業的牽連層面太廣、太深,海內外債務高達2.5萬億,留下逾1300個爛尾項目,爛尾房屋多達162萬戶,受牽連的業主估計有500萬到600萬人,其中江蘇和廣東是重災區。

繼恆大之後,碧桂園、中駿集團等中國房企相繼爆雷,官方去年來接連出台多項救市政策,但效果不明顯。恆大被強制清盤,其他正進行重組的房企和投資者信心無疑是一大衝擊。

唐浩:中共無力救經濟

資深媒體人唐浩在《世界十字路口》中分析,中共其實無心救恆大,現在對北京當局來說,有兩個最大的政權考驗,一個是黨內反習派的挑戰,另一個是中國經濟的解救困難。恆大問題已經拖了兩年時間,對中共、對中國市場帶來非常不好的負面觀感,中共可能也希望恆大儘快清盤,儘快做個了斷。

唐浩表示,由於恆大牽扯的面太大,中共會通過政治手段來做「風險調控」,把恆大這個大炸彈,分成多個小炸彈來慢慢拆,儘量壓縮恆大清盤帶來的金融風險和經濟風險。但恆大清盤會帶來幾個後效應,很可能會打亂中共的算盤。

效應一:房企、金融、地方債恐引發金融風暴

恆大被清盤,意味著中國房地產景氣非常不好,接下來各大房企的庫存會更難賣出去,債務更難償還,變成銀行壞帳。

而房企運營困難,就不會跟地方政府買地,地方財政收入就會短缺,全中國超過92萬億人民幣的地方政府債務,同樣會變成壞帳,壓到銀行、承包商和其它產業身上。

中國金融機構要承擔房企的天文數字債務、政府的鉅額債務,還不出房貸的個人債務等等。房企、金融業和地方債將會形成一個巨大的「完美風暴」,引爆系統性的金融風險。

效應二:央行放水無效 民間投資與消費低迷

近期,中共央行放出巨額貸款刺激經濟,但沒有效果,私營企業依然拒絕投資,消費依然低迷。唐浩表示,中共執政讓民間失去信心,中國經濟難以得到提振。

效應三:開放引資無效 外資危邦不入

唐浩表示,中國整個環境存在著疫情風險、地緣政治風險、戰爭風險、反間諜風險等等,所以外資外企基本上都會「危邦不入」。特別是看到恆大這個房地產巨頭被清盤,外資外企一定會生出更多的疑問與戒心。

他認為,恆大清盤不是中國經濟低谷的結束,而是中國經濟低谷的加速。中共想要清理恆大問題、擴大吸引外資輸血救經濟,恐怕很不容易。

(記者羅婷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文慧)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