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1月23日訊】中國經濟持續緊張,中共在追求GDP成長的過程中,2024年將繼續受到地方債務影響。為了控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將針對12個債務狀況嚴重的地區,暫停由國家資助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中國地方龐大的債務讓北京坐立難安?
路透社1月19日報導,據3名知情人士表示,中共當局指示那些負債累累的地方政府,推遲或停止一些受到中央資助的基礎設施計劃,因為北京正苦於控制債務風險。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去年7月份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它說要一攬子地方債化解方案。那麼怎麼化解呢?其中一個重要的動作,就是發行特殊可融資債券,償還增量債務。發行特殊可融資債券的話,它有一個要求,就是這些發行的省區,一般情況下,你就不能新上債券項目。你就要把你以往的隱性債務要進行減少。這樣你的新的債券工程基礎設施建設這一塊,就要進行壓縮。」
中共當局一直在收緊債務限制,試圖化解金融風險,同時也試圖刺激經濟成長。
王赫:「它是個治標不治本的東西,是個暫時。現在的問題是什麼?地方債務,特別是它隱形債務,已經清理了幾次,越清越多,它像滾雪球,越滾越大。所以這個事情,只是中央和地方相互之間在進行博弈,現在是非常的激烈。」
當局針對12個債務狀況嚴重的地區,要求暫停基礎建設專案,包括高速公路、機場改建或擴建及城市鐵路項目。
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研究員王國臣:「很多的基礎設施投入之後,不只增加債務,而且它後續的收入效益並不如預期,甚至會導致持續虧損的情況。所以,停止基礎設施的建設,當然可以遏止後續債務風險的上升。再進一步來說,就是過去二三十年的大量基礎設施建設,其實能蓋的都蓋了。所以,現在能夠有再多更大效益的基礎設施項目是越來越少的。」
《南華早報》報導指出,地方債務、通貨緊縮、金融去風險化、人口紅利不再等問題將在今年繼續地困擾中國經濟成長。
王國臣:「政府的基礎設施或投資在減少,那麼對於經濟成長是一定會趨緩的。另外一個問題是,現在基礎設施停擺之後,那不是形成另外一種政府造成的爛尾樓,或爛尾建設或爛尾項目。那這些東西會導致地價的暴跌,然後進一步衝擊到房地產業。」
去年中國各地的政府為減緩債務壓力,只能繼續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為已到期或即將到期的債務尋求展期或以新還舊的臨時解決辦法。 大陸媒體報導,去年中共地方政府發行的政府公債規模總計約10兆元。
王赫:「民間投資是負增長,外來投資也是負增長,那這個時候怎麼辦?它只有靠著政府投資了。但是政府投資它的錢哪來?它只有靠發行債務。但是它一發行債,它本身債務就已經很大了,本來債務償還就存在問題,債務危機隨時可能爆發。」
地方債務高築,與房地產等重點產業榮景不再有關。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研究員王國臣認為,中國最大的債務風險應該是房地產商的債。
王國臣:「現在最大的債務風險應該來自於房地產,因為房地產現在已經建商的債就是擺在那邊,那你不去救,那整個經濟就是停滯,而且房地產商的虧損會越來越嚴重;第二個,是房地產商的一些債。又被包裝成金融商品,販賣給信託,或者是理財商品的方法出售給民眾,或者是幾大金融機構承擔了很大的不良貸款。所以,這些東西才是衍生出來的債務風險。」
《紐約時報》18日發表文章《中國經濟遇到了大麻煩》,作者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認為,2023年美國經濟的表現遠遠超出預期,經歷了無懈可擊的通貨緊縮,通脹率迅速下降,卻沒有付出明顯的代價。但中國的情況卻大不相同,幾乎所有經濟指標都表現不佳,除了官方公布的GDP增長了5.2%外。
編輯/黃億美 採訪/易如 後製/T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