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擬分拆文化博物館 港人聯署呼籲挽救本土文化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2月13日訊】香港政府計劃分拆香港文化博物館(Hong Kong Heritage Museum)。外界認為,港府趁機把館中的文化藏品移走,其真實目的是要剝奪港人的身分認同。為此,港人發起聯署,譴責港府變相「殺館」,呼籲保護香港本土文化

據悉,香港政府以「推動愛國主義教育」的名義,要把現在位於市中心的科學館改建為所謂「國家發展成就專館」,同時把位於沙田的文化博物館中的藏品分拆到其它博物館放置,然後在文化博物館現址重建科學館。

針對這項計劃,有一批香港的文化工作者與藝術家發起聯署,譴責港府的上述計劃等同「濫殺」文化博物館,恐將導致大量香港文化重要檔案和藝術品丟失,對保存香港文化遺產構成嚴重威脅。

聯署發起人期望能在下週一(12月18日)前獲得5,000名香港人簽名,並向香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發信,敦促港府放棄遷移科學館及解散香港文化博物館的計劃。

流亡英國的香港前區議員郭子健參與了這次的聯署,他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的流行文化曾對其它許多地區產生影響,提升了港人的身分和價值,而香港流行文化對中國大陸的影響持續至今,「可是港府的作風讓人擔心,若文化博物館被移除,將來這些展品有可能會被數碼化處理,甚至會丟失」 。

郭子健認為,除非港府改變初衷,否則現存的香港文化遺產將面臨巨大威脅。

2013年10月22日,一名遊客正在香港文化博物館內觀看建於 1954 年的公共安置區美荷樓的模型。(PHILIPPE LOPEZ/AFP via Getty Images)

發起聯署的港人藝文團體「NGO DEI我地」創辦人劉慧婷(Loretta)12日接受「追新聞」採訪時表示,自己希望能盡最後努力挽救香港本土文化。她坦言,聯署本身在後《國安法》時代已失去了作用,自己一開始就知道做這樣的事「不是關於人數,是關於姿態」。

劉慧婷談到,近年來,港府屢屢以「國安」為名破壞本土文化,包括隨意把公共圖書館的書籍銷毀;被視為「六四」最後重要象徵的「國殤之柱」等屹立多年的公共雕塑也已「被消失」;一些與政治關係不大的圖書或者講述殖民歷史的書籍相繼遭下架。她表示,現在的香港「任何事情都可以變得很敏感」,很明顯,港府希望剝奪港人的身分認同或者共同回憶。

她說:「今次的聯署,希望香港人要認識自己僅剩的文化權利,一齊簽署使香港政府知道他們不可以隻手遮天!」

曾經在文化博物館展出作品的藝術家黃國才則表示,香港早在1841年已開埠,而所謂的「新中國」仍未出世,何況中國共產黨呢?香港文化博物館裡面所收藏的東西就是「定義香港的歷史」,是香港地道的本土文化。

他表示,港府就是找藉口要將文化館的展品分散到不同的博物館去存放,但那些東西會被送去哪裡,外界不得而知,以後會不會繼續展出亦都不知。

他說,港府與中共政權的「殺館」行動,近乎「塔利班式破壞」,是中共由上而下的思想改造,情況猶如新疆文化滅絕一樣嚴重。

黃國才強調,整個中國(中共政權)都不能正確地紀念關於「六四」事件的歷史,惟獨是香港能保存一些有關「六四」的文物並公開展出以作教育。而今後香港真實的文化必然會受中共屠殺,正史不能存在而且必定會被殲滅。所以,應該暫時把香港的文化瑰寶,尤其是與民主抗爭有關的歷史文物撤離,放到海外,等待有一天香港光復之後再回歸。

(記者何雅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胡龍)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