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1月09日訊】中共政治生態正在重返文革時代。當局投資20億元人民幣,歷時20年編纂而成的《清史》,最終經過兩年「政審」未能通過,因此被束之高閣。
11月3日,任教於美國耶魯大學的法學、史學學者張泰蘇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稱,從可靠的消息來源得知,中共編纂的《清史》已被高層擱置,理由是「受到新清史影響過大」,「未能肯定人民的觀點」云云,因此在政治上「無法被接受」。
文中說,這是令人震驚的指控,因為大多數參與編纂的學者都反對「新清史」的觀點。
張泰蘇表示,過去20年來,當局已經為此編史計劃花費了將近20億元,現在只因「政治不正確」就被擱置,等於浪費資源。對於想了解當前中國學術審查情況的人來說,這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1990年代開始,美國漢學界興起「新清史」研究風潮,其觀點與中共敘事大相徑庭。2019年1月,中共黨媒《人民日報》曾發表長文《牢牢把握清史研究話語權》,宣稱清史研究「與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有著密切關係」,「事關意識形態安全」云云。
2002年,在清朝覆亡近百年後,中共官方才決定編修《清史》,由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持編寫,有多達上千名專家學者參與。
2018年9月,《清史》送審稿上報中共當局。2019年,送審稿交由新成立的中國社科院中國歷史研究院負責審讀,並專門成立審讀工作領導小組。
2023年6月,中共央視報導,《清史》106冊共計3200萬字書稿的審讀工作歷經近兩年,已初步完成。不過,自此之後,此事再無下文。
(責任編輯:歷澄宇)
本文網址: https://www.ntdtv.com/b5/2023/11/09/a103821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