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9月26日訊】一項新研究顯示,全球領先製藥企業默克公司(Merck)的抗疫口服藥莫努匹拉韋可能會導致病毒突變,這引發了人們對該藥物是否有可能加速COVID-19病毒進化的擔憂。
莫努匹拉韋(molnupiravir)是COVID大流行期間全球首批抗病毒藥物之一,被許多國家廣泛採用。其功效在於在病毒複製過程中誘導病毒遺傳信息或基因組發生突變,其中許多突變會削弱或殺死病毒,從而減少體內的病毒載量。
然而,週一(9月25日)發表在科學雜誌《自然》(Nature)上的新研究發現,有些COVID病毒可以在莫努匹拉韋治療期間存活下來,從而導致病毒變異,並具傳染性。
來自美國和英國的研究人員利用全球測序數據庫繪製了SARS-CoV-2病毒隨時間變化的突變圖譜。他們分析了1500萬個SARS-CoV-2序列的家譜,以顯示每種病毒在進化的每個階段發生了哪些突變。
他們發現,在2022年許多國家引入莫努匹拉韋後,病毒突變有所增加。科學家們還發現,這種突變在使用莫努匹拉韋最多的國家更為常見,例如英國、澳大利亞、美國和日本,並且病毒突變出現在老年群體中的機率更大,這與使用該抗病毒藥物治療高危人群的情況一致。
突變事件的原因可以通過觀察病毒的「突變特徵」來追蹤:突變大多發生在基因組的特定序列上。研究人員發現這些突變事件中的突變特徵與莫努匹拉韋臨床試驗中的特徵非常匹配。
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一小群突變,暗示其可以從一個人傳播到另一個人,儘管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莫努匹拉韋促進產生了更具傳染性或嚴重性的新變種,但科學家表示,這些突變增加了病毒在野外的遺傳多樣性,並為其未來的進化提供了更多選擇。
「人們對莫努匹拉韋有一些擔憂,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項研究)讓這些擔憂變得更加具體」,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倫敦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博士後研究員西奧·桑德森(Theo Sanderson)博士說,「我們知道這些病毒在發生大量突變後仍然可以存活,並且在某些情況下仍然可以傳播。」
科學家們熱衷於探索的一個問題是,藥物引起的病毒突變是否可以解釋牛津大學全景試驗(PANORAMIC)中的一個不尋常的發現,即莫努匹拉韋在第一週降低了人體中的病毒水平,但兩週後病毒水平似乎再次上升。
該試驗致力於研究抗病毒藥物莫努匹拉韋對抗COVID-19的的有效性。 該試驗發現,莫努匹拉韋並沒有降低接種疫苗的奧密克戎(Omicron)變種高危患者的住院或死亡風險,但確實促進了康復。
該試驗的聯合研究員巴特勒(Chris Butler)教授表示,莫努匹拉韋「可能對加快關鍵工作人員的康復非常有用,例如在服務壓力很大的時期,莫努匹拉韋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非常有用,但絕對不應該用作『治療所有人』的方法」。
今年,美國和其它國家似乎不再那麼依賴莫努匹拉韋來抵禦疫情。默克公司第三季度該藥物的銷售額降至2億美元左右,比去年同期(超過10億美元)下降了83%。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於2021年底首次批准該藥物緊急使用。但建議孕婦不要使用,非臨床研究表明它可能會對胎兒造成傷害。其也未被授權用於18歲以下的患者,因為它可能會影響骨骼和軟骨的生長。
(記者李昭希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