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中融信託被央企託管 受害者投資血本無歸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9月18日訊】9月15日深夜,中共央企中融信託在爆雷後,首次回應,發公告稱該公司被另外兩家央企託管。學者認為,無論如何,投資者遭受巨大損失已成定局,因為中國整個的經濟方向出了問題。

中融信託在公告中說,受內外多重因素影響,部分信託產品無法按期兌付。為提升公司經營管理效能,與建信信託中信信託簽訂了「委託管理服務協議」,聘請上述兩家公司為公司經營管理提供專業服務。委託期限從今年9月14日到明年9月14人,雙方協商一致可提前結束或延期。

公開資料顯示,建信信託是建設銀行投資控股的信託子公司;中信信託股東是中信集團旗下的金融機構。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 「託管本身不是來兜底,也不是說來幫他解決問題。所以他原先的債務、原先經濟上的問題,仍然是由原公司承擔,它只是進行託管,它們的債務、債權關係沒有發生轉折。」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表示,中融信託被託管說明問題嚴重,靠原來的經營班子解決不了問題。所以當局就派了兩家公司來託管,這是它控制問題的一種手段而已。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 ):「對於廣大的去買了這些中融信託產品的客戶來說,他們是一個直接的重大經濟損失。首先第一個的利息可能就是拿不到,資金可能打折,這是一方面;第二方面,中融信託是有龐大的上市企業把他們閒餘的有多的資金就投到中融裡面去,它現在已經直接導致,例如它大股東經緯紡機就退市。」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指出,參考中共當局過去對徐翔案和明天系的處理:當局罰沒的幾百億到幾千億甚至過萬億的資金,都到國庫裡面去,它沒有按照當時購買的憑證原路返還給那些買家和受害者。所以,這對那些購買了股票或信託產品的散戶,就變成了一個立竿見影的損失。這是對財富的一種掠奪。

在中融信託宣佈被託管前,微光股份9月15日晚間公告稱,公司及子公司購買的中融信託旗下的多隻信託產品,總金額2.3億元人民幣,到期沒有收到本金和投資收益。微光股份是中國微電機細分領域的龍頭。

消息顯示,截至8月17日,今年內共有41家上市公司認購了中融信託產品93.82億元。

據悉,中融信託目前暫停兌付的產品規模在3500億元左右,這還不包含它的自營管道產品。

在中融信託宣布被託管的前一天,它的大股東經緯紡機向深交所遞交了退市申請書。2022年年報顯示,經緯紡機持股37.47%。

黃大衛指出,過去十幾二十年中,中國相當大的資金和重點都放在虛擬經濟上,如證券、互聯網、金融等方面,而不是真金白銀去製造和提高社會的財富。這導致大量的資金和社會關注都到了所謂金融產品,包括股票、基金理財和債券上面去了,使那些會講故事、會忽悠的得到了大量資金。

黃大衛:「大量資金就進入了信託,信託也沒辦法去消化這麼多資金。而且尤其疫情三年,很多時候就是沒有什麼生意可以做。所以大量的資金就是要尋找出路去找到信託產品,那信託產品他們承兌這麼高的一個回報的話,那必須要找到一個出路。出路往往的時候就是最缺乏資金的房地產企業。其實它是一個惡性循環。」

王赫表示,現在房地產不斷地這個爆雷,那個爆雷,所以它投進去這個錢就出了問題,根本就無法兌付。

王赫:「而且它的利息呢,基本上是6個點到7個點這個收益率。在目前這個中國的市場裡面,6至7個收益率是相當高的了,那麼它投資的項目要非常賺錢才行。那現在房地產到處都是一片哀嚎,到處都是雷區。」

黃大衛指出,真正的製造業、實體經濟,在中國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也沒得到有效的資金支持。社會上大量資金都去買這些金融信託產品,發生經濟問題是必然的事情。

編輯/宋風 採訪/常春 後製/鐘元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