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9月03日訊】近期中國A股連續殺跌。為拯救股市,中共證監會8月底宣布將階段性收緊IPO節奏,試圖以此促進二級市場的發展。不過,銀行家們對此並不看好,指此舉不但違背了減少政府干預的IPO改革宗旨,結果還可能反過來拖累經濟。
中共證監會於8月27日發布了將階段性收緊IPO節奏的消息。據通告,當局計劃對金融行業上市公司或者其它行業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額再融資實施「預溝通機制」,討論融資的必要性和發行時機;對於存在破發、破淨、經營業績持續虧損、財務性投資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的再融資,限制其融資間隔與融資規模;審核中還將「重點關注」企業前次募集資金的使用情況及是否達到預期效益等問題,並將「嚴格要求」上市公司將募集的資金投向其主營業務,嚴限多元化投資。通告宣稱,此舉有利於「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態平衡」。
然而,海內外的銀行家和律師們,對中共證監會的上述舉措可能產生的效果卻並不看好。
據德國之聲中文網9月2日報導,對於中共政府收緊IPO節奏的決定,銀行家和分析師認為,在私募股權公司對中國的投資胃口本已減弱的情況下,中共政府再收緊對企業IPO的限制,將使企業獲得資金的渠道減少,給數百家公司的籌資計劃蒙上陰影,對其近期業務計劃造成壓力,結果可能反過來拖累中國經濟。
報導援引東方資本研究(Orient Capital Research)董事總經理科利爾(Andrew Collier)的觀點表示,放慢IPO的步伐對股票市場的影響不大,卻會在經濟亟需提振之際進一步抑制私營部門的融資渠道。
報導進一步指出,由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監管收緊等因素,不少企業今年選擇在境內交易所而非離岸證券交易所作為上市地點。因此,中國大陸的新股發行成為中國金融業「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言下之意,現在當局要收緊IPO的節奏,恐怕連這個「亮點」也會熄滅。
根據數據分析公司Dealogic的資料,中國內地今年度IPO總額已達到397億美元,儘管低於去年同期的682億美元,但仍比美國的131億美元高出一倍多。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上海的投資銀行家受訪時告訴德國之聲,放慢IPO步伐的監管舉措,與北京今年早些時候旨在消除政府干預的IPO改革背道而馳。他認為,許多IPO候選公司可能會因為前述收緊政策而放棄他們的IPO計劃。
「這又回到了控制IPO以提振股價的舊有、短視的模式」,這位銀行家直言,「這也表明中國的IPO註冊制度並不真實。」
報導指出,隨著中國加強對海外IPO公司的審查,香港也面臨流動性短缺,再加上中美緊張關係給紐約證交所上市希望蒙上陰影,中共證監會的最新舉措「將使中國企業幾乎沒有股權融資選擇」。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