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去中國化及內循環 中共成唯一輸家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8月21日訊】全球供應鏈正在西方社會的「去中國化」,和中共內循環」為主導的新戰略下,產生巨大外溢效應。有大陸經濟學者近日撰文指出,北京將大量機會拱手相讓,讓越來越多國家坐收漁翁之利,自己卻成為唯一的輸家。

美國總統拜登上週簽署行政令,禁止向中國的先進位程半導體、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領域進行投資,被外界認為是「去中國化」的大趨勢下,對中共投資環境和尖端技術發展的又一重創。

中國西京研究院院長趙建近日撰文,討論「誰在坐食『去中國化』的紅利」問題。

文章認為,越來越多北京過去的競爭對手,受惠於「去中國化」的外溢效應:

比如新加坡不費吹灰之力承接了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坐食中國金融資本和私人財富外移的紅利;東南亞、印度、墨西哥和加拿大,則接過了中國外遷的產業鏈和訂單。

美國的「再工業化」和「製造業回流」也突飛猛進,2022年以來製造業投資更是創下歷史新高。

根據美國商務部7月份的數據,中國對美出口額比去年同期大減25%,被墨西哥和加拿大超越,「讓出」長達15年來的對美最大出口國寶座。

相形之下,中國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出口增幅和外商直接投資都持續下滑。

最新數據顯示,7月以美元計出口同比下降14.5%,降幅是2020年2月以來的新高,當時適逢疫情暴發初期,經濟陷入全面停頓。

另外,衡量外商對華直接投資的指標比去年同期縮小87%,是1998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小季度增幅。

趙建的文章認為,中國占全球貿易比重持續下降,才是國際貿易和政治秩序真正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雖有週期性因素,但更多的恐怕是「不可逆的長期原因」。

政經學者《旭光時評》主持人鄭旭光:「主要是中美對抗,因為地緣政治的原因,因為意識形態的原因,這兩個原因是糾纏在一起的。唯一有意願而且有能力改變美國主導世界秩序的就是中國。在這樣一個背景下,這種原因是不可逆的。短期可能會有協調,譬如說和歐盟的關係,但是你都需要做出妥協,譬如在俄烏戰爭問題上。」

面對2018年起展開的中美貿易戰,並上升到科技戰、金融戰的局面,中共當局開始採取以「內循環」為主導的新發展戰略。

這種戰略轉變也把大量機會「拱手相讓」,讓其他國家坐收漁翁之利。

文章認為,北京可能低估了「擺脫外循環」帶來的重大影響,和讓「內循環」成為主導模式的難度。

網絡財經大V「冷眼財經」表示,中國房地產透支了居民的消費能力,「內循環」無法循環。

網絡財經大V「冷眼財經」:「可支配收入的百分之一兩百全部都拿出來了,用來買房還房貸去了。那麼中國家庭就沒有其他的餘錢進行消費了。所以中國老百姓的消費潛力被壓榨得太乾淨了。特別是房地產的價格下降,然後家庭的負債是越來越重,還債的能力越來越弱,所以整個家庭的消費基本上就是斷崖式的下跌。」

「冷眼財經」認為,中共盲目對抗美國和西方世界,「內循環」是為了維持統治的無奈選擇。

「冷眼財經」:「繼續和西方捆綁在一起的話,那麼它這個政權可能會受到更大的威脅,所以它要自己主動的切割。這也是習近平中共政府自爆的一個手段,可以說。中共和國際脫鉤,那麼它未來的經濟肯定是非常非常之困難的。它單獨進行內循環可以說是循環不下去的,最終結果就是整個經濟社會可能就會崩潰。」

文章最後還說,在今天全球化大變局的漩渦里,並非都是輸家。中國「拱手相讓」的訂單、資本、財富、人才和產業鏈,避免了其它國家周期性的衰退,自己卻不得不面對「更大的長期需求不足壓力」。

編輯/李明飛 採訪/ 駱亞 後製/Tony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