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原:中共政治局慢動作救經濟 真沒轍了

7月24日,中共政治局開會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面對每況愈下的經濟困境,中共試圖挽救經濟的動作太慢了。2023年已過去一半,中共政治局不得不承認,「經濟運行面臨新的困難挑戰,主要是國內需求不足,一些企業經營困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外部環境複雜嚴峻」。但政治局仍然拿不出實在的經濟對策,看來是真沒轍了。

上半年6次政治局會議都幹了什麼?

中共政治局一般每月底開一次會,通常上午開會,下午集體學習。政治局代表著中共內部的權力高峰,他們可能也自比中國歷朝歷代的朝廷要員,但中共政治局治理國家的水準,大概算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差之一。

從1月到7月,中共政治局應該召開了7次會議,黨媒只報導了5次,另外2次只報導了下午的集體學習。2023年伊始,中國經濟延續了低迷狀態,連中共自己公布的各項數據都慘不忍睹。然而,中共政治局會議只公開討論了2次經濟,似乎對愈演愈烈的經濟問題無感,也沒有解決之道,在挽救經濟的過程中展示了出奇的慢動作。

1月份,黨媒忽略了政治局會議,僅報導了1月31日下午的政治局集體學習。當時,疫情仍然嚴峻,政治局還不敢宣稱防疫「勝利」,會議的主要內容估計是兩會人事的最後安排。當時政治局集體學習的題目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增強發展的安全性主動權」,實際要再次回到經濟「內循環」。 1月30日,李克強象徵性考察人民銀行、外匯管理局並主持召開座談會;但他已經不在政治局,對經濟工作沒有發言權了。

2月21日,中共政治局召開會議,主要為中共兩會做最後的準備,包括確定2月26日至28日召開二十屆二中全會;討論了機構改革方案和《政府工作報告》等。2月16日,中共政治局常委會議曾宣稱疫情防控取得「決定性勝利」,還號稱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絕無僅有」的「奇跡」。但5天後的政治局會議,卻沒有提及防疫「勝利」和「奇跡」。

3月初的中共兩會上,中共政治局新老成員堂而皇之地霸占了主席台前兩排,試圖獲取一些執政合法性,卻顯得不倫不類。

3月30日,中共政治局召開會議,新華社公布了兩項內容,一是部署「習思想」的學習,二是審議修訂《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規定》。李強接任中共國務院總理,第一件事就是大幅刪減了《國務院工作規則》,抹去李克強的印記。

2023年頭三個月,中共政治局「躺平」挺過疫情高峰,主要精力都忙於新的權力布局,根本沒有用到經濟工作上,也缺乏對經濟困境的認知。

4月28日,中共政治局召開會議,終於研究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承認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5%「主要是恢復性的」;「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仍然不足,經濟轉型升級面臨新的阻力」;但仍然認為「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得到緩解,經濟增長好於預期,市場需求逐步恢復,經濟發展呈現回升向好態勢,經濟運行實現良好開局。」

疫情高峰過後的某些經濟反彈,令中共政治局產生了錯覺,或者故意唱了些高調。李克強曾提出的「穩經濟大盤」被徹底拋棄,但中共政治局也並無其它招數。

5月10日至12日,習近平在雄安、河北等地考察, 李強、丁薛祥兩度被召參加考察或座談,蔡奇陪同。這次精心安排的政治活動,算是習近平正式接管經濟的一大信號。中共國務院被徹底降格。

5月29日,新華社只報導了中共政治局下午的集體學習,迴避了上午的政治局會議。5月30日,習近平主持了新一屆國安委會議,稱「安全問題的複雜程度、艱鉅程度明顯加大」,要「堅持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中共高層應該了解經濟實情,但對安全問題更加憂慮。

6月30日,中共政治局召開會議,僅公布了雄安新區一項內容。中國經濟危機四伏,對外關係陷入僵局,近鄰俄羅斯政局不穩,這些重大問題都被政治局忽略。政治局不務正業,很可能因為不懂業務,拿不出有效的應對之計。

第7次政治局會議自相矛盾

7月24日,新華社報導,中共政治局開會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報導稱,會議認為,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為核心領導下,「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產業升級厚積薄發,糧食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打下了良好基礎。」

中國經濟陷入窘迫,政治局會議卻對上半年經濟做出了肯定的評價。然而,會議又承認,「當前經濟運行面臨新的困難挑戰,主要是國內需求不足,一些企業經營困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外部環境複雜嚴峻。」

政治局會議對上半年工作的評價自相矛盾,被迫說出了嚴峻問題,但最後再次稱,「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政治局會議沒有描述經濟「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和「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在哪裡?這實際是一句不斷被重複的廢話、謊話。

下半年實際只剩下了5個月多一點,會議稱要「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範風險」。

過去數月裡,這些話被說了多次,降準降息等宏觀調控已失靈,不斷擴大的失業大軍,無法撐起消費市場。居民收入實際在下降,中共的財政收入也捉襟見肘、巨額債務難解,政治局會議提出的「提振汽車、電子產品、家居等大宗消費,推動體育休閒、文化旅遊等服務消費」,眼看無法實現。

中國出口數據大幅下滑之際,政治局會議重新提出「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但已經晚了好幾拍。

政治局會議一面稱「持續深化改革開放」,一面又稱「切實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所說的「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算是無奈之舉。

會議對岌岌可危的房地產業仍然沒有實質對策,僅籠統稱「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

政治局會議提出「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這表明,中共中央至今還沒有相應的解決方案。

政治局會議最後沒忘了「習思想」主題教育,稱要「激發幹事創業的積極性」。

中共高層也知道大多數官員「躺平」或「怠政」,「習思想」越學越沒勁。中共上沒有政策,下沒有對策,政治局對經濟工作帶頭「躺平」、拉磨,導致中共官員跟著一片「躺平」、拉磨。

中共高層有更撓頭的事

7月24日政治局開會的同日,新華社證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原副主任兼警衛局局長王少軍「因病醫治無效」,於4月26日在北京去世。

這是蔡奇接任中辦主任後發生的,消息硬被推遲了近3個月。這表明習近平的親信隨從中可能出了大問題,難怪習近平一再強調「安全」。相比之下,秦剛被消失和火箭軍出事的傳聞,似乎還不如這一條對習近平的直接威脅更大。

之前習近平外出時,王少軍曾全程在身邊陪同;但2019年,63歲的王少軍轉任政協閑職。習近平從軍隊直接調人掌管中央警衛局。王少軍是否退而不休、繼續對中央警衛局舊部施加影響,以致招來殺身之禍,目前只能畫問號;但推遲3個月公布死訊不尋常。

中共人大宣布,7月25日在北京召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刑法修正案草案,審議有關任免案。

政治局會議可能確定了秦剛的替代人選,人大緊接著開會,估計會象徵性通過新的中共外長任命。秦剛消失一個月後,他的命運大致要被確定了,中共外交的這次危機也算丟人丟到了家。

中共軍隊可能亂到什麼程度,蓋子還沒有揭開。不過,7月21日,中共軍隊在北京召開黨建工作會議,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和國防部長李尚福缺席。習近平發出指示稱,「著力解決各級黨組織在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抓備戰打仗能力、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中共高層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人事安排、權力布局上,對經濟工作大概有心無力。經濟變得越來越差,中共最看重的人事安排卻也一再出現大問題。

7月21日,習近平在中南海主持黨外人士座談會並講話,對經濟形勢提前定性,與7月24日政治局會議的說法相同。習近平要求黨外人士「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共中央關於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上來」;還要求「積極建言獻策」;「協助」黨「解疑釋惑」;「強化對民營經濟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領」。

中共高層已經束手無策,有些經濟學者說了點真話,但不被接受;充當政治花瓶的政協等自然不敢做聲,更提不出真正的建議。中共號稱支持民營企業,卻不敢放手;中共高層對外也不肯真正放軟,外資加速撤離,中國經濟自然失去了活力。

結語

短短半年,在中共政治局的慢動作治理下,中國經濟加速墜落,中共高層無奈之際,還要面對內部的種種政治亂局。至於水災、旱災、颱風、冰雹、特大事故等改朝換代的警示,中共高層只能假裝看不見了。

7月24日政治局會議當天,新華社還報導,中共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參加中歐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中共把氣候合作當作與美歐外交的籌碼,不願輕易承諾減排目標。不過,隨著中國經濟的蕭條、生產活動減少,也許不用承諾減排,就自行減排了。

2023年下半年的中國經濟已經不難預測,中共除了繼續編造自相矛盾的經濟數據,應該也徹底沒轍了。

大紀元首發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王馨宇)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