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槤蜜不是榴槤 果農研種東南亞水果風味特別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7月21日訊】台灣素有「水果王國」的美稱,水果的品質在全世界聞名遐邇。在屏東高樹的農村,有不少農民栽種新興的熱帶果樹,像是紅毛丹、酪梨、火龍果或是榴槤等,榴槤蜜也是其中一項。透過鏡頭直擊果園一起了解。

剝開樹上剛採下來成熟的榴槤蜜,果肉橙黃甜香,種子若煮熟後,口感像菱角或是蓮子一樣綿密,這是近年來在台灣成功栽種的榴槤蜜,雖然成熟時會像榴槤一樣有瓦斯氣味,但它不是榴槤。

高樹果農洪銘聰:「這是榴槤蜜,我們這個品種是黃妃,它的甜度都很甜,大概有時候都 24、25度以上,一般新住民吃最多啦,那因為它會有瓦斯味,所以說一般我們有時候買回去的人,他們會以為說瓦斯漏氣。」

榴槤蜜又名香波羅蜜或是小菠蘿蜜,在新馬一帶常稱作「尖不辣」,是桑科波羅蜜屬下的一個種,跟榴槤和波羅蜜的口感不同。屏東縣高樹鄉農友洪銘聰在10幾年前,買東南亞引進的榴槤蜜種植,近幾年開始結果採收,口感香甜綿密。

高樹果農洪銘聰:「剝的時候它是還好不會黏黏的,波羅蜜比較不好剝,榴槤蜜還滿好剝,它就是軟軟的就可以剝,那一般我們榴槤蜜,我們在採的時候,我們會去看,像它這個地方它的目有開,它比較大,我們去敲,敲這個聲音有啵、啵、啵,然後買回去大概再放個5天到10天,它變軟的時候就可以 打開來吃了。」

原本栽種鳳梨的洪銘聰,為了調節工作量及收入,利用採完鳳梨後的農閒時期,接續可以採收榴槤蜜及酪梨和紅毛丹等果樹增加收入,不但填補了全年農作收成的部分缺口,也延續了農村人力的運作。

洪銘聰:「因為我們本來是種鳳梨,想說做一些不一樣的產品,因為我們在7月8月的時候,我們這個時候剛好是比較農閒的時間,我們那時候就有規劃說做一些新興果樹,可以在7月8月9月可以來採,然後讓我們有一些收入這樣。」

洪銘聰表示,榴槤蜜非常適應台灣地質及氣候,但因枝條脆,比較怕颱風天,但種植時把它矮化就能克服。

新唐人亞太電視許美惠、李涓榕台灣屏東採訪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