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習摁滅經濟引擎 官員出國招商空手而歸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7月15日訊】中國經濟復甦乏力,各地財政困頓。中共當局今年推出所謂「投資中國年」,以吸引、挽留外資,地方政府更是極力向外企示好,但這些努力撞上當局的「國家安全議程」時,無處不在的潛在雷區,讓外國公司按下了對華投資的「暫停鍵」,中共官員出國招商,也出現空手而歸的現象。

7月13日,《華爾街日報》在一篇題為《習近平對外企的施壓摁滅中國經濟關鍵引擎》的文章中表示,今年以來,一場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領導的運動,讓西方管理顧問公司、審計公司等機構,遭遇一連串的突擊搜查、調查和拘留。

與此同時,中共《反間諜法》擴大對間諜活動的定義,使外國公司高管越來越擔心,在中國開展市場調研等普通的商業活動,可能被視為間諜的風險迅速升高。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這些直接打擊了外國公司對中共的信任程度,所以這是非常變態的,外國公司很難認同,特別是西方自由民主國家的公司,在這一點上,它跟中共在本質上就會分開。」

中共頻繁打壓外企的同時,又想吸引這些企業投資。今年6月份,中共商務部宣布啟動所謂的「投資中國年」活動,地方政府官員積極向海外開啟宣傳活動,試圖吸引外資上門。

早些時候,中國多省還派出代表團到海外招商引資,但這一切努力撞上習近平的「國家安全議程」,對外國公司來說,無處不在的「雷區」和「紅線」,讓他們按下投資「暫停鍵」。

王赫:「中共一直講要穩外資、穩外貿,其中它特別要把外資引進來,出去招商。但是現在是今非昔比,整個中國經濟形勢不好,而且政治走向也非常糟糕。在國際上,中美之間的戰略對抗和台海問題的激化,這些都使外資不可能輕易地把資金投到中國來。」

報導稱,四川省會成都市一名貿易官員最近前往歐洲招商引資,結果空手而歸,連一份諒解備忘錄都沒有簽到。這位官員說,在他對歐洲招商引資的20年生涯裡,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

旅美經濟學者鄭旭光:「大家對動態清零疫情期間的記憶猶新,人們很難建立起信心。信心是一步步建起來的,毀掉是非常容易的。」

中國商業團體的調查顯示,美國、德國和其它歐洲公司也都暫停在華擴張或減少了投資。

鄭旭光:「實際上很多外資是打了退堂鼓,比如美國的商會,歐洲的商會,他們第一個對於這種疫情期間供應鏈切斷,還有這種動態清零,這種封城,這種措施他們是心有餘悸,感覺到中國政府無法無天,完全不在乎民生,也不在乎經濟的那個狀態,他們感受到了這種威力。」

太德維商務諮詢公司(TidalWave Solutions)合夥人卡梅倫.約翰遜(Cameron Johnson)說,中共政策的不確定性,讓全球企業的董事會「一籌莫展」。

王赫:「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外資進入中國,與國企、民企三分天下,但是這些年來,外企在中國的日子越來越難過。而今年,中共要拚經濟,它也知道要借重外資,但是它的實際做法與此是背道而馳。所以可以看出,中共目前的政策非常僵硬,做的事情和它的目的南轅北轍。」

根據研究公司榮鼎集團分析師馬克‧維茨克(Mark Witzke)對政府數據的分析,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額下降至200億美元,而去年第一季度則為1000億美元,同比下降80%。

鄭旭光:「你像日本的大津空調,他就在做一種非常時期的供應鏈的安排,就是零部件完全不從中國來,一些關鍵部件在日本本土生產,其它的在東南亞生產。那麼在這樣一個情況下,企業的政治考慮和經濟效益考慮,他是同時並舉的。」

專家指出,隨著外商對中國的投資興趣減弱,可能令已經因內需疲軟和失業上升而步履艱難的中國經濟,遭受進一步打擊。

編輯/孟心琪 採訪/駱亞 後製/鐘元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