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上山」被叫停 網友熱議:巨額損失誰買單?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7月03日訊】在中國大陸引發強烈爭議的「水稻上山」終於被叫停了,但輿論風波至今尚未平息,網友們議論紛紛,更有博主發文,針對這場鬧劇分條析縷追根溯源,質問造成的巨大損失誰來買單。

中國自然資源部6月14日印發通知,要求「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杜絕不顧農業生產實際,拔苗砍樹、填坑平塘等『一刀切』行為」,被認為是「水稻上山」告一段落的標誌。這份通知下發後,眾網友對「水稻上山」的聲討並未就此平息。去年10月在中共二十大上提出水稻上山的雲南農業大學校長朱有勇,則成為了網絡社交媒體上的眾矢之的。

為了滅火,中共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負責人曾於6月24日出面辯稱,此前官方推廣的「水稻上山」是一種雜交稻雨養旱種的栽培技術, 「不存在網民質疑的開山造田、毀林造田」云云。然而,中國網友顯然對此並不買帳,相關的討論和抨擊仍在繼續。

(網頁截圖)

(網頁截圖)

7月2日,中國網易的「源味君」發表長文,回顧了「水稻上山」的源起與演變過程,並要求就此事件進行責任追究。

文章開篇即提到了朱有勇當年在大會堂的發言。當時朱宣稱,「水稻上山很受農民歡迎」,雲南當年推廣了50萬畝,最高畝產788公斤。對此,文章語帶譏諷地指出,即使在正常的水田裡,比較高產的也就是畝產600公斤左右,朱某推廣的「水稻上山」實驗竟然實現了畝產788公斤的高產,「堪稱創舉」。但網絡上對此提出的質疑聲從未間斷。

文章就此事件提出了一系列追問:

首先,0.52畝試驗田能否推向全國?

朱有勇研發的「滇禾優615」等新品種,適合種在雲南海拔1700米以下、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雨熱資源豐富的山區。但放眼全國,適合這種條件的區域並不多。而且即使種了「滇禾優615」,要在整個生長期至少澆水10次以上也不容易做到。

更何況半山腰的土地多為貧瘠的岩石和植被稀少的地帶,土壤肥沃度遠不及平原地區。除了用化學肥料增肥以外,基本上就不具備種植高產水稻的條件,山地梯田還存在受角度影響而陰面光照不足的問題。

其次,官方推廣水稻上山時是否考慮勞動力的成本壓力?

文章指出,水稻是一種勞動密集型的農作物,梯田種植更是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在半山腰地區,由於地勢複雜,機械化作業幾乎不可行,必須依賴人工勞作,這無疑會給農民增加巨大的勞動力和成本負擔。

第三是市場需求和商業可行性的問題。

文章質疑,朱某推廣的「滇禾優615」 水稻市場接受度多高?用這種高成本的方式種出的大米能否賣出高溢價?至今沒有看到相關的市場調研。文中表示,由於難度大、費功夫,成本高,民眾皆稱水稻上山「不過是人民幣上山」。

文章還提到,曾有網友發文稱,他們一行三人親自去雲南蒿枝壩實地查看朱某所說的那405畝的水稻實驗田,結果不但沒有看到稻子,甚至「連秸稈的影子都沒有看到」。他們問詢當地村民,對水稻上山項目的看法時,村民們的回答是「沒有參與,不清楚」。

文章質疑:朱某那句「很受農民歡迎」的結論,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文章接著談到了所謂高質量農田、梯田被一場暴雨沖刷而蕩然無存的情況。

(網頁截圖)

文章進一步指出,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朱啟臻亦曾專門發文警告,稱「水稻上山」違背農業規律,容易導致生態失衡。

事實上,在雨季來臨的時候,由於開墾梯田破壞了原來的植被,山上的洪水下泄,所謂梯田盡皆毀於一旦。當梯田變成了光禿禿的山坡山崗,風吹黃土揚,梯田沙漠化,這樣的地無法種植糧食,想要重新造林恢復和治理生態,也極其艱難。

文章質疑,如果洪水沖毀村莊家園,沖毀農用設施,住在山下的農民該怎麼辦?

事實上,早在1973年,北京農科院就已開始在大興進行水稻旱種研究,當時很多南方農村地區也嘗試過上山種旱稻,最終因為缺水、產量低等問題而作罷。

文章寫道:「如今,這些問題沒有解決,卻匆匆上馬,不僅浪費人力財力,對於生態環境來說,也是一種不可逆的破壞。」

文章最後質問,經過一年多的普及實踐問題凸顯,水稻上山雖然被緊急叫停了,但「巨大的損失與代價,誰來背負?」

(記者黎明綜合報導/責任編輯:祝馨睿)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